此人身形与此前到来的很多大老一样,看上去略微有些臃肿。</p>
肤色蜡黄,稀疏的头发尽皆雪白,脑门到额顶处光洁一片,犹如一颗光滑的卤蛋。</p>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p>
不过此人脸部两侧的肌肉非常丰满,耷拉到了嘴角以下,走一步路肌肉就会颤抖一番。</p>
侯星远见状连忙走进特殊通道内,来到老者身侧,亲自搀扶住了对方。</p>
卡察卡察——</p>
与此同时。</p>
周围的记者也纷纷举起了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疯狂的做着记录。</p>
就连一些院士也不例外。</p>
因为来者配得上这种阵势。</p>
此前曾经提及过。</p>
在今天之前。</p>
国内举行过最高规格的物理发布会,是水木大学水木薛其坤院士在2013年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p>
在之前的整数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获得诺奖的情况下。</p>
也许多年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也会获此殊荣。</p>
注意。</p>
这并不是YY,因为诺奖延迟发布是有很多例子可循的。</p>
例如不久前抵达的那位埃里克·康奈尔。</p>
他在1995年就做出了获得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但直到2001年才获奖。</p>
还有更知名的屠奶奶。</p>
屠奶奶早在1972年就提取出了青蒿素,但直到2015年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间隔了整整43年。</p>
而实际上。</p>
屠奶奶还不是成果和获奖间隔最久的诺奖得主。</p>
诺奖历史上曾有一人,从成果做出到最终获奖,等待了足足49年。</p>
他就是此时被侯星远搀扶着的小老头——</p>
彼得·希格斯。</p>
也就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提出人。</p>
没错。</p>
2012年发布会发布的希格斯粒子成果,便是验证了彼得·希格斯的猜想。</p>
很多人曾经在读书的时候,或许都好奇过一个问题:</p>
如果质量不存在,宇宙会变成什么样呢?</p>
你我轻飘飘的和鬼一样?</p>
答桉并非如此。</p>
如果质量不存在。</p>
首先夸克、W玻色子、Z玻色子的质量都会变为零。</p>
由于像质子、中子一类复合粒子的质量,只有约1%是归因于其所含有的夸克,它们的性质只会有些小改变。</p>
τ子、μ子的质量也会变为零,但是它们与现实生活没什么关系。</p>
可电子就不一样了。</p>
电子质量越小,原子的尺寸越大。</p>
当电子质量变为零之时。</p>
超特大尺寸的原子就会因相互碰撞而将整个原子拆散,所有原子核与电子会混合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