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shuhaige.net(1 / 5)

会议室现场。</p>

在台下所有人的期待中。</p>

潘院士步幅缓慢而又坚定的来到了礼台上。</p>

他先是将发言稿在桌上放平,深吸一口气,随后环视了周围一圈。</p>

从履历上来看。</p>

潘院士无疑算得上是标准的‘年少成名’。</p>

他在22年前就被评上了杰青,0304年先后获得过施密德奖以及玛丽·居里杰出研究奖。</p>

05年当选华夏十大杰出青年。</p>

06年斩获菲涅尔奖。</p>

2016年的时候。</p>

他就获得了华夏科学界最高的荣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p>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获奖典礼上,潘院士没少面对大老做过各种报告。</p>

但无论是博士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的结业报告,还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p>

都从未令潘院士的心绪如此激动...或者说紧张。</p>

某种意义上来说。</p>

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关乎潘院士的学术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今后华夏能否在高能物理界拥有一席之地。</p>

换而言之......</p>

这也是一次涉及国运的发布会。</p>

而既然涉及到国运,就注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p>

无论是台前还是......</p>

幕后。</p>

随后潘院士定了定心神,开口道:</p>

“各位现场的业内来宾、记者,各位转播镜头外的同行、观众,大家好,我是华夏科技大学的潘建伟。”</p>

“这次很荣幸能够代表中科院,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则激动人心的报告。”</p>

“这份报告的内容想必大家已经有所耳闻——没错,在华夏物理学界诸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发现并且验证了真正的冷暗物质!”</p>

在潘院士开口的瞬间。</p>

荧幕外的观众或许没什么感觉,但不少会议现场的华夏专家却为之一愣。</p>

因为.......</p>

潘院士所用的语言不是英文,而是标准的.....</p>

华夏语!</p>

要知道。</p>

一般情况下。</p>

这种国际类型的发布会,发言人都应该使用英文才对——这已经算是一种默认的规则了。</p>

所以如果你有关注那些科学界发布会的话,经常可以看到中式、日式以及咖喱味的英语发言。</p>

不过今天却不一样。</p>

潘院士使用汉语的这个做法,是包括科院领导以及一众院士在内反复商量的结果。</p>

毕竟这是华夏物理学界迄今为止最高光的时刻,发布会地点还是在咱们的主场,在这么一间古风古色的建筑之中。</p>

既然如此。</p>

那就干脆用华夏语吧。</p>

客套点说就是尊重东道主语言,让全球了解华夏文化。</p>

人话就是爱听听不听滚。</p>

反正这年头有同声翻译机,基本上可以同步跟上潘院士的介绍。</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