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p>
这种存储和常规粒子对撞机的存储环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对撞机的存储环非常非常庞大。</p>
看过电视剧《三体》的同学应该对良湘加速器.....也就是汪淼给杨冬拍照的那个场景有些印象。</p>
那个场景其实就是燕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位于bj市sjs区玉泉路19号乙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
汪淼拍照时前面用铜线缠绕的管子,那就是存储环。</p>
顺带一提。</p>
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双环结构,即有两条储存环。</p>
一条环里面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另一条环里面是电子的反物质,也就是正电子。</p>
总而言之。</p>
考虑到存储环的体积问题。</p>
徐云最终的方案是从盘古粒子核外轨道的扭曲角θ入手,将π?介子从扭曲角θ打入,使得让盘古粒子拥有一个类似超流体的性状。</p>
接着再用一个共振很高的近红外光线照射,就能具备出约费阱条件,顺利将盘古粒子‘延寿’到一万五千秒。</p>
折算成小时的话,就是四个小时多一些。</p>
随后徐云喊来了唐飞和梁浩然等几位笨蛋作者都忘了名字的龙套,齐力将容器搬运了下来。</p>
“徐博士,给!”</p>
一位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工程师喊了声徐云的名字,隔着半米将一个把手朝徐云丢来,徐云也干净利落的一手接住:</p>
“谢啦,黄工。”</p>
眼见徐云‘身手矫健’,名叫黄工的男子顿时眼前一亮,对徐云竖起了一根大拇指。</p>
徐云则笑了笑,没有说话。</p>
一般人接这种把手为了求稳,可能需要双手齐上。</p>
不过对于已经把《来夫剑诀》修炼到中流境界的徐云来说,单手接个这玩意儿那算是基操。</p>
接着他转过身,从右手边的一个箱子里小心的取出了一个圆盘,对准械臂的凹槽,拉开一个鞘栓,用力一压。</p>
卡哒——</p>
随着一声轻响,圆盘便被嵌进了凹槽之中。</p>
随后徐云又抬起头,对另一端的郑磊说道:</p>
“小郑,连接线递一下给我。”</p>
郑磊连忙从自己负责的模块中抽出了一根黄色的线,抵到了徐云面前:</p>
“给,徐神。”</p>
“谢啦。”</p>
徐云道了声谢,接过黄色的线,又拿过示意图,做起了校对。</p>
按照原先黄雨婷设计出的结构。</p>
重力梯度仪的三条械臂上,将会装载六个...也就是三对测量模组。</p>
这几个测量模组都是直径7.5厘米的圆形,比械臂宽度粗一些,镶嵌在械臂的前后两端。</p>
截取其中任意一端打量的话,外形有些类似赫赫有名的转盘机枪——机枪主体就是械臂,测量模组就是弹盘。</p>
这些测量模组内部都已经预设了非常精细的测量组件,并且在之前的交接过程中就得到了统一检测,不存在任何纰漏。</p>
所以徐云他们不需要对模组内部进行操作,只需要将装有盘古粒子的容器和模组安装起来就行了。</p>
比如之前的嵌入圆盘,又比如现在的对接连线。</p>
他手上的这根黄线连接的是激光校准仪——这玩意儿说是仪,实际上就一个拇指大小。</p>
它的功能是防止最核心的平衡模组出现问题所预设的后手,所以黄线要对准的是......</p>
徐云认真的校对了一下结构图:</p>
“找到了,传感a3接口。”</p>
卡哒——</p>
连接线顺利入位。</p>
而除了徐云这边,其他几个模块同样有人在认真的做着组装。</p>
比如......</p>
为了保证低温所需要的制冷环节。</p>
“哟吼,这玩意儿就能达到50nk级别的制冷效果?”</p>
库房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