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p>
实验室内。</p>
听到潘院士的这番话。</p>
翁同与童怀军的脸上,顿时齐齐出现了极其强烈的错愕。</p>
被从三星堆里挖出来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作为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内一共目前一共存在着8个祭祀坑。</p>
这些祭祀坑都不大,但却出土了数万件的文物。</p>
其中一、二号祭祀坑挖掘于1986年。阑</p>
三到八号坑则是2020年才新晋发现的。</p>
截止到目前。</p>
除了八号坑外。</p>
其余七个坑位已经差不多全部挖掘完毕,产出了不少令人震惊的成果。</p>
比如此前上过热搜的半片黄金面具,便出土于五号坑。</p>
六号坑则出土过一个长170的木箱...或者说棺材。</p>
八号坑目前还处于收尾状态,一共挖掘出了6000多件器物——顺带一提,那tv13记者掉下去的就是八号坑......阑</p>
不过与三星堆整个遗迹相比,这八个祭祀坑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区域。</p>
如今三星堆遗址共开展了37次发掘,发掘面积其实才不到2万平方米。</p>
而三星堆遗址的总分布面积达12平方公里,目前发掘面积仅占总面积的千分之二。</p>
因此有一点可以肯定。</p>
那就是在整个三星堆遗迹中,必然还有其他尚未发现的祭祀坑,甚至更大的宝雪区。</p>
只是遗憾的是。</p>
三星堆内由于地质条件、土层中存在各种细小物体碎片的缘故,遥感探测这个手段在三星堆内效率很低——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灰尽层。阑</p>
啥叫灰尽层呢?</p>
首先。</p>
从祭祀坑的名字上就不难看出,三星堆内有很多祭祀遗留下的痕迹。</p>
而祭祀就必然要用到火,火焚烧以后连同器物堆积下来的土层,便是灰尽层。</p>
所以在三星堆的考古过程中,遥感探测的效率很低。</p>
比较普遍的探测手段是高光谱成像技术、激光拉曼光谱以及超景深显微镜。</p>
可按照潘院士所说.....阑</p>
他们的这台重力梯度仪,居然能探测到三星堆的内部情况,并且发现了两个全新的祭祀坑?</p>
想到这里。</p>
翁同不由抬头看了眼潘院士,直接了当的问道:</p>
“潘院士,我能打个电话吗?”</p>
潘院士爽快的一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p>
“当然可以。”</p>
翁同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报告,从裤兜里取出了手机。阑</p>
随后当着潘院士的面,拨通了一个号码。</p>
片刻过后。</p>
电话接通。</p>
一道带着明显川蜀口音的声音响了起来:</p>
“喂?哪个?”</p>
翁同轻咳一声:</p>
“老陈,是我,翁同。”阑</p>
与此同时。</p>
一旁的童怀军则靠近到了潘院士和徐云身边,低声介绍起了通话者的身份:</p>
“潘院士,徐博士,老翁联系的是川大考古系的陈向前教授。”</p>
“陈教授国内非常权威的一位考古学家,同时也是三星堆7号和八号坑挖掘项目的总负责人。”</p>
潘院士轻轻点了点头。</p>
虽然他没接触过陈向前本人,但却听说过对方的名字,也是一位业内大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