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森泽久作的昏厥....</p>
或者说随着温热论抄本与永乐原本对比结果的出炉。</p>
霓虹与棒子对于《永乐大典》质疑的闹剧,算是至此落下了帷幕。</p>
诚然。</p>
霓虹和棒子专家团手上还有几册嘉靖副本没有拿出来,也算是比较权威的证明工具。</p>
但这几册嘉靖副本和温热论的抄本相比,二者的保密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p>
这些专家或许很坏,但他们并不傻。</p>
在温热论抄本都失效的当下,再拿嘉靖副本出来作为质疑的武器.....</p>
这简直就是把脸送到翁同面前给他抽了。</p>
于是乎。</p>
这些一开始趾高气昂、全程不说话装高手的霓虹与棒子专家,此时全都失去了精气神。</p>
一个个连实验室都没脸待下去了,纷纷围在森泽久作的担架床边,跟送葬似的拥着担架床离开了实验室。</p>
姜成谷和靳向前也没拦着他们,而是‘亲切’的表达了对森泽久作的关怀。</p>
嘱咐医师一定要尽全力将森泽久作这位“国际友人”给抢救回来。</p>
当然了。</p>
如果真的不敌天意,那么就要为森泽久作安排好一场风光大葬,表现出足够的诚意。</p>
比如说打个报告在森泽久作出殡当天,临时取消燕京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啥的.....</p>
待这群鬼子和棒子离去后。</p>
姜成谷和靳向前二人不由对视一眼,齐齐朗声大笑了起来。</p>
各大平台的直播间内也很配合的飘过了【】【好似捏】的弹幕。</p>
过了一会儿。</p>
贺怀作为记者代表,拿着麦克风走到了姜成谷面前:</p>
“姜处长,请您来做个总结吧。”</p>
姜成谷听出了贺怀的言外之意,便笑着点了点头,接过话筒说道:</p>
“好的,贺记者。”</p>
“大家应该都知道,永陵挖掘项目立项于一个多月之前,也就是科院暗物质成果发布会当天,项目委员会成立于次日。”</p>
“挖掘工作正式动工则始于三个星期前,直到昨天为止,整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顺利收工。”</p>
“今天在万众瞩目之下,我们切割下了嘉靖皇帝的地宫后殿,又挖掘出了铜殿。”</p>
说完这些。</p>
姜成谷顿了顿,将视线投放到了实验室内翁同的身上,感慨道:</p>
“其实在前来实验室的途中我和翁教授聊过几句,内容都和《永乐大典》有关。”</p>
“其中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就连翁教授也没什么好解决方案,那就是.....”</p>
“怎么证明我们发现的《永乐大典》,它就是真迹呢?”</p>
“毕竟《永乐大典》影响的不仅仅是华夏本土历史,它辐射的范围涉及到了整个东南亚的文明圈,甚至牵扯到清朝的《四库全书》。”</p>
“所以这种着作不是我们单方面说它是《永乐大典》它就是的,必须要得到一个更权威的认可。”</p>
听闻此言。</p>
一旁的靳向前等人不由点了点头。</p>
《永乐大典》之所以会和‘文明圈’这个词挂钩,很大部分在于目前的历史文献中,存在一个很致命的断代。</p>
这个断代就是《四库全书》。</p>
举个例子。</p>
《旧唐书》《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稽编》这些作品在历史中失传了很久很久,直到清代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出来。</p>
所以后人压根不知道清朝篡改了什么,美化或者丑化了哪些事,甚至不知道清朝删改了什么书。</p>
其中很有名的代表就是《天工开物》。</p>
《天工开物》这部着作曾经因为文中有“北虏”等反清字样而一度被列为禁书,没有被收入四库全书之内。</p>
最终掐头去尾,被搞成了残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