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倘若对方是一个小偷,那么一切就又合理了:</p>
此人趁着工厂没人的时间段潜入厂内,想要在生产车间里窃取成品瓦片。</p>
结果没想到的是。</p>
在摞瓦的时候外头的高压线被太阳烧断,点燃了木窗和生产原料,开始着起了火。</p>
由于起火点在外部,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p>
等到火势一大,此人想跑就已经来不及了,被烟雾给呛晕在了现场。</p>
毕竟冲床的位置距离入口有十多米呢。</p>
除此以外。</p>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此人会躺在冲床附近:</p>
冲压模组...也就是存放成品瓦片的区域距离冲床只有一米之隔,想要偷瓦必然要经过这里。</p>
合情合理.jpg。</p>
想到这里。</p>
王长林在释然的同时,内心也不由微微一叹。</p>
按照姚福川的说法。</p>
那个小偷多半活不过今晚。</p>
他犯的也不是什么罪无可赦的弥天大罪,其实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正的——至少有可能改正。</p>
死亡的惩罚,确实有点残酷了。</p>
更关键的是。</p>
按照王长林以往的‘抓贼’经验来看。</p>
这种蟊贼多半是来自下边的村子甚至外地,在几近毁容的情况下,想要找到他的家人并不容易。</p>
也就是说他恐怕将永远成为一个‘失踪人口’了。</p>
而就在王长林准备与黄卫国再讨论讨论事件定性的时候,他的身旁忽然响起了一道招呼声:</p>
“嘿,黄厂长!”</p>
王长林顺势看去。</p>
只见距离他们七八米开外的空地上。</p>
此时正站着一位五十多岁、戴着眼镜的男子,他的身边还站着另一位体型瘦小的年轻人。</p>
二人很识趣的保持了一段距离,正笑吟吟的挥着手。</p>
接着不等王长林出声询问。</p>
黄卫国便眉头一掀,语气中带着强烈的惊讶和担忧问道:</p>
“郭同志?蔡同志?”</p>
说着黄卫国便快步走上前,隐蔽的朝周围环视了一圈,面色紧张的对老郭说道:</p>
“郭同志,蔡同志,你们二位怎么到这儿来了?这....这风险太大了啊。”</p>
老郭闻言笑着拍了两下黄卫国的手掌,说道:</p>
“黄厂长,您放心吧,我们事先在厂子里待了一会儿,等林营长派人出去打探了一番消息,确定安全后才过来的。”</p>
“一来是和您说一声我们的物资都已经搬好了,二来则是听说火场里救出了个人,就过来看看情况。”</p>
一旁的蔡少辉闻言,忍不住又斜睨了老郭一眼。</p>
装,继续装。</p>
明明就是林营长催着车队动身返回,老郭担心拿不到那几条鱼,才硬拉着自己来找黄卫国的好么?</p>
当然了。</p>
前边那个确定安全才过来的说法倒是确有其事,否则林营长也不会让他们离开瓦窑厂。</p>
而在他们对面。</p>
眼见老郭和蔡少辉都已经走到这儿,黄卫国也只能认命似的摇了摇头。</p>
随后转过身,低声对王长林介绍道:</p>
“王社长,这两位就是矿上来的特派员,这是郭同志,这位是蔡同志。”</p>
“郭同志,蔡同志,这位就是王社长,也是自己人。”</p>
王长林连忙热情的与老郭和蔡少辉握了个手:</p>
“郭同志,蔡同志,久仰久仰。”</p>
松手后。</p>
老郭看了眼一旁的蔡少辉,寻思着直接开口要鱼似乎有点仓促了,便闲扯了一个话题,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