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达出世!(下)划疺秏

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达出世!(下)划疺秏(1 / 7)

在静电分析模块拿出来的瞬间。</p>

唰——</p>

所有人的目光便同时锁定了这个只有后世显卡大小的设备。</p>

现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p>

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浓烈的好奇心。</p>

一些位置偏靠外的队员还使劲儿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p>

没办法。</p>

这年头【高精尖仪器】的概念其实还处于一个萌芽期,远远未完全普及。</p>

对于很多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科研从业者来说,静电分析模块都是个稀罕物。</p>

尤其是这玩意还和‘国之重器’一词扯上了关系,这又给它添加了不少神秘系的色彩。</p>

其实别说别人了。</p>

就连拿着静电分析模块的老郭,此时都带着一股莫名的仪式感。</p>

毕竟这玩意儿哪怕是成本价都要足足一万美刀,占了当年赵忠尧老爷子经费的足足20%,是所有零部件中最贵的一个设备。</p>

这年头的一万美刀可不是个小数目,国内相同体积能和它媲美的设备恐怕不过三指之数——这还是屈润普打折后的价格。</p>

随后老郭如同捧着徐云的骨灰盒般(?)郑重的将这个模块拿到了光学平台边,开始了设备对接。</p>

其中从静电分析模块的前四个字就不难看出,这玩意儿和电有关。</p>

而涉及到电的互通,那么自然就肯定要有电极了。</p>

后世在电极方面配备的基本上普遍比较公式化,大多都是场感应模型或者场增强模型。</p>

但眼下这个时代的静电分析模块却比较原始,毕竟现在“场”的概念还没完全成型呢——这里指的是量子力学的场,并非经典力学的电场磁场。</p>

例如老郭手中这块。</p>

它的左右两侧各有11片电极片沿直线方向排列,相邻两个电极片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p>

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种很危险的情况:</p>

当集成电路经受静电放电时的时候,放电回路的电阻通常都很小,无法限制放电电流。</p>

例如将带静电的电缆插到电路接口上的刹那,放电回路的电阻几乎为零。</p>

如此一来。</p>

会有高达数十安培的瞬间放电尖峰电流,流入相应的集成电路管脚。</p>

瞬间大电流会严重损伤集成电路,局部发热的热量甚至会融化管芯。</p>

这也是为什么程开甲等人反对拆卸静电分析模组的原因——原本加速器适配的好好的,结果你突然把它拆下来,要是新设备的电缆有问题怎么办?</p>

虽然概率不大,但也并非为零。</p>

所以今天程开甲也亲自到了现场,如今正瞪着眼睛死死的盯着老郭呢。</p>

不过老郭的表情倒是很澹定。</p>

他先是将两个相互电连接的静电吸附借口通过重载接头实现电性连接,接着便招呼几位一看就很有经验的操作员同志开始了进一步的装卸。</p>

也就是.....</p>

拧螺丝。</p>

没错。</p>

拧螺丝。</p>

没办法。</p>

这年头国内大型的进口液压机倒是有几台,但能够给精密仪器加工的小型液压机要到十年后才会问世呢。</p>

不过别看这些操作员只能靠手工进行操作,但他们的来头可不小......</p>

“韩立同志。”</p>

看着正在装卸设备的几位工人,孙俊人主动开口挑起了话头:</p>

“我听几位英国回来的同志说,剑桥大学的那台加速器已经开始用纯机械手段进行日常维护了?”</p>

孙俊人口中的“那台加速器”,指的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拥有的一台串列静电式加速器,名字叫做Pick。</p>

它的实验能级可以达到80MeV,是目前国内静电加速器的三十多倍。</p>

这台设备的存在不算什么秘密,所以孙俊人倒也不是想着刻意试探徐云,而是纯粹想聊聊天。</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