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在追一本连载于芝加哥日报的推理小说,每每看完一章时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疯狂进行催更。</p>
如果不是怕失去留学海外的宝贵资格。</p>
叶笃正甚至考虑过要不要把作者绑到小黑屋去更新——一天必须要更新个五万字,要不然当天不能吃饭!</p>
而在他对面。</p>
徐云则示意乔彩虹将自己的轮椅再朝叶笃正靠近了一些。</p>
随后他从叶笃正手中接过纸和笔,一边写一边解释道:</p>
“叶主任,这个方程想要继续推导下去,首先就要明白这个变式的物理意义。”</p>
“我们在这里再导入一个角动量方程做个对比...你看,物理意义应该就很明显了吧?”</p>
叶笃正认真看了小半分钟,很快哦了一声:</p>
“哦,我懂了。”</p>
“右边描述的是因为流体元的拉长,体元惯量矩的改变,还有就是粘性力矩作用在体元上,没错吧?”</p>
徐云点了点头。</p>
这个变式的物理意义,差不多可以算是后世涡度的入门级概念。</p>
也就是流体块的涡度可能因为它的拉长而改变,引起惯量矩的改变,或者因为粘性应力加速或者减速。</p>
紧接着。</p>
徐云又写了个佩克来数。</p>
也就是Pe=ud/α,又在上头换了个圈,带入回了原式。</p>
看到这里。</p>
叶笃正的鼻翼中忽然传出了一声带着意外的鼻音,眉头骤然一扬。</p>
他发现了一个此前从未意识到的问题:</p>
根据变式来看。</p>
二维流中涡度是对流,并且像热量一样可以扩散,那么关于佩克来特数的类比就是.....</p>
Re=u?/v。</p>
这意味着涡度像热量一样,在二维流内部不能凭空产生或毁灭。</p>
并且它可以通过对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p>
但另一方面。</p>
∫ωdV对于所有定域的涡度团是守恒的。</p>
也就是说......</p>
漩涡通过速度场对流,通过扩散传播,但是每个漩涡内总的涡度保持不变。</p>
换而言之.....</p>
边界正是涡度的来源!</p>
这是一个叶笃正从未想过的概念,这代表着他之前的很多思路都是错误的,他确实低估了边界的深度。</p>
但这也同样代表着.....</p>
一个新模型的可能!</p>
准确来说应该是......</p>
气象学中第一个真正可行的新模型!</p>
要知道。</p>
虽然挪威学派在数值天气预测这方面贡献很大很大,但即便是到现在,整个气象行业也依旧没有一个真正的模型。</p>
事实上。</p>
按照正常历史发展。</p>
气象学要到1971年才会由拉苏尔建立出第一个气候模型。</p>
并且拉苏尔建立的模型预测的还不是局部天气,而是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候模型。</p>
而眼下......</p>
叶笃正的面前出现了一条新路。</p>
一条从未有人涉及过的新路。</p>
看着一脸震撼的叶笃正,徐云则显得很平静。</p>
他所说的这些概念并非基于他的个人能力,而是来自后世已经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没啥值得骄傲的。</p>
毕竟不同于眼下这个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