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牌计手摇算机第一批就生产了500台,大部分给二机部和五院了,还有一部分给了当年的156项目。</p>
五院用这个手摇计算机算一条从导弹起飞积分到关机弹道,时间上差不多需要2个月——这还是没有变轨能力的导弹。</p>
另外“飞鱼”牌手摇计算机由于比德国进口的精密许多,看起来娇小的如同一个女孩子。</p>
因此它还被二机部取了个某个作者听起来很不爽的绰号:</p>
鱼娘。</p>
总而言之。</p>
到了这一步,就彻底没徐云啥事儿了——如果讨论笔算和心算能力,他恐怕还比不上这个年代的众多前辈呢。</p>
因此他便在一旁独自等起了结果,乔彩虹则与几位副业队员们一起帮忙赶起了蚊子。</p>
........</p>
过了半个小时。</p>
上午待了一会儿便去继续研究项目的老郭下了班,带着蔡少辉从课题组匆匆赶到了现场。</p>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云的错觉。</p>
他总感觉老郭咳嗽的频率比之前高了许多......</p>
一个小时后。</p>
一份最终报告交到了叶笃正的手上。</p>
不过叶笃正并没急着就去找老郭进行汇报,而是与陶诗言随机抽检了几个环节进行起了验证。</p>
待核验无误后。</p>
叶笃正方才拿着报告快步来到了老郭身边。</p>
“郭工,程工。”</p>
叶笃正先是对老郭打了个招呼,又扫了眼老郭身边一直待在现场的程开甲,表情严肃的说道:</p>
“幸不辱命,全新一批的天气预测结果出炉了。”</p>
“这份结果经过了我和陶诗言同志的复验,在数学上不存在任何的错漏。”</p>
老郭脸色不变,但拿着公文包的左手还是隐隐加了几分力气。</p>
看得出来,他的内心并不平静:</p>
“叶主任,上头都推导出了什么?”</p>
叶笃正闻言深吸一口气,翻开手中的文稿,介绍道:</p>
“郭工,程工,首先我想要强调一件事。”</p>
“那就是我们的气象数据收集开始于12个小时之前,不过由于效率问题,直到刚刚才出了结果。”</p>
“也就是说.....在我们推导出的这份结果中,其实包括了过去十二个小时的天气预测情况。”</p>
老郭闻言点了点头。</p>
这句话倒是不难理解。</p>
按照他们事先的安排。</p>
那台气象多普勒雷达每隔20分钟会收集一次数据,数据经过过滤传到首都计算机所,再由计算机所处理成参数场后送回基地,由叶笃正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计算。</p>
如此反反复复,过程一直持续了十多个小时,接近半天好说了。</p>
虽然由于计算效率的问题,这些数据没办法瞬时或者短时得出结果。</p>
但这个情况并不影响过去十几个小时的气象预测结果客观存在——只是它们失去了时效性罢了。</p>
不过从参考角度来说。</p>
过去这12个小时的天气情况,倒是能对推导结果进行一定的验证。</p>
好比某人寄了封猜测未来半年时局的信,由于各种原因送到收件人手里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年了。</p>
这封信虽然失去了传递信息的意义,但却可以来验证写信人对时局的判断和眼光是否正确。</p>
想到这里。</p>
老郭不由看了眼叶笃正,思索片刻,对他问道:</p>
“叶主任,报告上有关过去这12个小时的预测结果是怎么样的?”</p>
叶笃正将文件朝他翻了个面,露出了上头的内容,介绍道:</p>
“郭工,您看。”</p>
“根据预测结果显示,过去12个小时内降雨粒子的多普勒反馈较少,所以整个金银滩草原上都不会有降雨出现。”</p>
“但垂直起沙效率较高,气溶胶的长直向量呈现区域性分布,垂直判别变量非常明显。”</p>
“所以根据数据拟合,我们判断可能会在中午11点到13点间,出现小强度沙尘的西北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