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实验?”</p>
叶笃正沉吟片刻,从身边拿起了自己的公文包。</p>
只见他从中翻找了几下,很快取出了一本黑色的笔记本,将它递到了徐云面前:</p>
“韩立同志,你看看这个吧。”</p>
随后意识到徐云现在可能还没有接取重物的能力,叶笃正特意把笔记本翻到了自己要展示的页面。</p>
徐云低着脑袋看了几眼,旋即便有些诧异的抬起了头:</p>
“叶主任,这是......两份气象数据的模拟结果?”</p>
“是的。”</p>
叶笃脸上的表情非常凝重,指着上头的数据,解释道:</p>
“准确来说,这是两组极小差值数据得出的模拟结果。”</p>
“第一份数据的环流场参数是1.,第二份数据的参数则被我四舍五入成了1.1452,其余19组数据全部相同。”</p>
“但是.....就是这么个微小的差值,最终推导的结果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p>
“前者七个小时内天气晴朗,后者却是三个小时后会有一场特大暴雨。”</p>
叶笃正自己都没有注意到。</p>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手指都有些颤抖。</p>
其实早在一周前....也就是推导数据模型的那个晚上,叶笃正便和陶诗言聊过了一些事情。</p>
那时候他甚至还给自己的猜测取了个名字,叫做太素系统。</p>
但当时的叶笃正更多还是偏向于一种猜想,并没有太多实际证据支撑。</p>
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不是数据或者现象,而是他在徐云帮助下建立的、气象此前从未有过的气象模型。</p>
然而就在几天前。</p>
一个意外发生了。</p>
当时上级部门鉴于气象中心在天气预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主动提出对气象中心的成员进行物质上的嘉奖。</p>
在给集体申报完奖励后。</p>
叶笃正忽然鬼使神差的提出了一个要求:</p>
他个人不需要任何奖励,只是希望首都够腾出一小部分104计算机的算力帮他模拟一次计算结果,整个推导过程只会改变一个参数。</p>
上级部门经过评估后认为这个要求不算过分,便允许104机配合他做了一次模拟。</p>
然而没想到的是......</p>
1.和1.1452这两个初始参数得出的结果,相差之大如同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发量!</p>
这个结果也惊动了首都的竺可桢先生,于是竺老换了个思路,从中间部分截取参数进行修改模拟。</p>
这次非初始参数的修改虽然依旧在结果上有所变化,但出入程度远远没有第一次那么大。</p>
换而言之......</p>
叶笃正所构筑出的模型,对于初始条件极端敏感。</p>
同时这种敏感并非完全随机,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离散态——否则竺老的实验结果应该同样偏散才是。</p>
想到这里。</p>
叶笃正不由深吸一口气,对徐云说道:</p>
“韩立同志,你对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原理非常了解,气象数据方面的造诣也比我深。”</p>
“所以我今天前来找你就是想请教一件事,我们的大气系统....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p>
“是极致精确,还是完全随机?亦或者是某种无限接近精确的近似?”</p>
“.......”</p>
看着一脸疑惑的叶笃正。</p>
徐云心中,也不由冒出了一股浓浓的意外。</p>
如果说气象多普勒雷达是他在阻尼器那会儿就考虑到的后手。</p>
那么叶笃正此时的情况,就完全不在他的预料范围内了,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脱离了他的掌控。</p>
起码徐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p>
叶笃正居然会越过数值天气预报,直接奔向了.....</p>
混沌系统!</p>
没错。</p>
混沌系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