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时此刻。</p>
看着面前陈书同手中的这个塑料袋。</p>
王恩生的表情隐隐有些....</p>
懵逼。</p>
虽然他目前的职务是靖西县人民武装部的负责人,属于大家认知中标准的‘大老粗’。</p>
但再怎么粗,水稻这玩意儿他还是认识的。</p>
别的不说。</p>
就说靖西县每年的秋收吧。</p>
一到秋收时节,人武部的官兵和民兵们便会暂时脱下军装,前去下面的各个公社帮忙收粮。</p>
而靖西所在的八桂又在华夏南边,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正是水稻。</p>
因此无论是农民们耕种的水稻还是野生水稻,王恩生对它们的模样并不陌生:</p>
花序三十厘米左右,棱角比较粗糙,成熟的时候向下弯曲。</p>
花穗两侧非常扁平,一般是长圆卵形或者椭圆形。</p>
但眼下的陈书同手中这株水稻的花穗,却与王恩生认知中的有些不一样。</p>
它的个头要比普通水稻小一点儿,花穗隐隐有些裂开,似乎像是缺水干裂了一般。</p>
怎么说呢.....</p>
看起来有点蔫吧?</p>
眼见王恩生的表情有些诧异,陈书同又晃了晃手中的这株水稻,问道:</p>
“王队长,你是不是也感觉这株水稻有些奇怪?”</p>
王恩生这才回过神,轻轻点了点头:</p>
“看起来是有点古怪,像是营养不良似的....陈教授,这玩意儿您是怎么找到的?”</p>
陈书同指了指远处某个杂草茂盛的草丛,解释道:</p>
“喏,我之前不是在那边采集土壤样本么,结果翻土的时候瞅见了一小片野稻。”</p>
“那些野稻差不多有七八株吧,都长这模样蔫了吧唧的,看起来不像是营养不良的单株,所以我就顺手采了个样本。”</p>
“回去后我准备请农科所的同志看看——最近他们在收集农作物样本,一株特殊样本被采纳后能换一毛钱呢。”</p>
王恩生了然的点了点头:</p>
“原来如此......”</p>
野生水稻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常见,毕竟它本身就是一种低海拔的标准作物。</p>
只要在海拔600米以下、阳光充足同时湿度合适的沟渠、沼泽地带,基本上都能见到野生水稻。</p>
陈书同发现野生水稻的位置边上不远就是瀑布,湿度水源自不必说。</p>
同时这里有着黑水虻分解粪便,土质本就极其适合各类植物生长。</p>
加之地势、阳光均符合相关要求,所以这里出现野水稻完全合理。</p>
至于陈书同所说的奖励......</p>
这算是眼下这个时期的一种官方悬赏,属于某种“扩列”的物种统计方法。</p>
遇到特殊的植物或者作物都可以采集下来送去当地作物所分辨,要是被采纳了通常都会给些奖励。</p>
华夏有不少特殊的植物甚至鸟类样本都是这样被发现的,不过期间也出现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伪造样本骗钱的事儿。</p>
后来随着国内采样能力越来越强,这种悬赏便也逐渐取消了,算是个时代性的产物。</p>
当然了。</p>
这株古怪的水稻对于王恩生和陈书同等人来说只是个小插曲,并不是主菜。</p>
因此很快。</p>
他们便将注意力重新投放回了黑水虻的身上,开始采集起了这种虫子的幼虫。</p>
.............</p>
两天之后。</p>
221基地。</p>
职工医院的康复室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