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的成虫存活期很短,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昆虫的死亡表现是标准的【突然暴毙】。”</p>
“也就是原本还活的好好的飞来飞去,可说不定下一秒就突然啪一声落地,彻底死翘翘了。”</p>
“因此这批被捕捉的黑水虻中,必然会有不少原先就临近死亡的成虫。”</p>
“而这些成虫在路上又经过了数天运输,一些原先的壮年也都进入了老年期,加上路上的运输条件较差,能有30%的存活率都算是高了。”</p>
“就像另一个幼虫箱,你信不信打开后里头也会冒出很多成虫?”</p>
老周想了想,似乎也是这道理。</p>
过了片刻。</p>
他忽然像是明悟了什么似的,轻轻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p>
“哦,我明白了!”</p>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们才会把成虫和幼虫的箱子一起先运到成虫养殖区?”</p>
刘有成笑着点了点头:</p>
“正是。”</p>
十多分钟后。</p>
开启完成虫箱子的几位工作人员将这些箱子和死去的黑水虻尸体收好,开启了装有幼虫的箱子。</p>
果不其然。</p>
在幼虫箱子开启之后。</p>
瞬间便有不少黑水虻成虫从中飞了出来,飞快的选定好了自己在纱窗的位置。</p>
工作人员们静静地等着一众成虫飞完,方才再次将幼虫的箱子盖上。</p>
在筛选完这些蜕变的成虫后。</p>
剩下的这些幼虫,便可以安心放置在幼虫培养区了。</p>
当然。</p>
这种做法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逻辑上的漏洞。</p>
比如说保不齐剩下的幼虫里头,就有些过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会完全变态成成虫。</p>
但这种逻辑漏洞字如其意,也仅仅能停留在逻辑层面罢了。</p>
在十几万的幼虫体量面前,这种小比例事件完全可以忽略。</p>
毕竟幼虫培养区只要不存在大量成虫,对于幼虫的成长其实没啥影响。</p>
例如靖西三叠岭瀑布边上的黑水虻聚集地,不就是有大量幼虫和成虫共存吗?</p>
一个小时后。</p>
将成虫全部放飞完毕的工作人员们重新回到了纱门边,外部的刘有成则开启了强光。</p>
黑水虻这种昆虫虽然需求的温度在35度以上,但它本身其实是不喜光的。</p>
因此随着强光的照射。</p>
纱门附近的黑水虻纷纷飞到了水池后端或者侧面,入口处除了极少数几只钉子户外再无黑水虻聚集。</p>
于是工作人员们便可以放心的推开纱门,带着箱子从中走了出来。</p>
又过了半个小时。</p>
幼虫培养区也通过相同的流程安置完毕。</p>
到了这一步。</p>
第一批大规模黑水虻成幼虫的转移工作,总算是圆满落幕了。</p>
“对了。”</p>
看着正在啃牧草碎末的黑水虻幼虫,老周忽然想到了什么:</p>
“老李,你们老是说这玩意儿的幼虫能够磨粉,也不知道它的味道到底怎么样?”</p>
“我看那成虫又黑又长,像是蚱蜢缩小版似的,莫非它的口味也和蚱蜢卵有些类似?”</p>
“那可比蚱蜢卵好多了。”</p>
李觉笑着摆了摆手,转身朝周材低语了几句。</p>
周材闻言道了声是,快步转过身,跑向了大棚外边。</p>
过了片刻。</p>
周材推着一辆简易版的小车、载着一个竹屉回到了众人身边:</p>
“厂长,东西已经做好了。”</p>
李觉见状拍了拍老周的肩膀,引着众人来到车边,掀开了竹屉的盖子。</p>
呼——</p>
一股白烟骤然升腾而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