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中湟鱼的蕴藏量一度达到32万吨,属于历史上的巅峰时期,奈何这年头缺物资的单位和民众更多。</p>
缺乏足够的主食,很多人便把视线投放到了湟鱼身上。</p>
这种做法在物资缺乏的时代肯定无可厚非,毕竟人命大于一切嘛。</p>
按照紧急避险原则,连滚滚都可以吃呢。</p>
但另一个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p>
这种过渡捕捞的做法,同样导致湟鱼变成了一个濒危物种。</p>
没错。</p>
湟鱼之所以是保护物种,就是因为长期捕捞所致的。</p>
在过去几年里,每年湟鱼都要被捕捞大几万吨往上。</p>
到了2002年。</p>
湟鱼的蕴藏量仅剩下了不到2600吨。</p>
于是青海湖开始了连续十多年的禁渔期,还在周边地区拆除了一部分阻碍湟鱼洄游的水坝,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每年向青海湖投放大量鱼苗。</p>
如今20多年过去。</p>
湟鱼的数量总算回到了11.4万吨,但离峰值依旧遥遥无期。</p>
如果在刚进入基地的时候,徐云虽然对于湟鱼的遭遇有些惋惜,但也肯定不会提出保护湟鱼的想法。</p>
毕竟这年头人都吃不饱,去考虑鱼类的保护就实在有些圣母了。</p>
但眼下却不一样。</p>
如今兔子们和毛熊已经达成了粮食交易的方案,这便让湟鱼的保护有了一定的可能。</p>
毕竟这年头虽然有不少平民也在捞鱼,但平民的小船捕捞的量级其实是有限的。</p>
因为青海湖面积极其广袤,很多小船没有发动机,压根就没法到太远的区域捞鱼。</p>
因此如今真正的捞鱼大户,基本上都是各大单位拥有机帆船的渔业队。</p>
而这些单位呢。</p>
恰好又是政策与指示最容易落实的对象。</p>
徐云不奢望他们停止捕捞,这本身也不现实,毕竟毛熊来的粮食说少也却是没多少。</p>
但粮食再少也终究是万吨级别的量级,这种情况下减少一些捕捞量应该还是有可行性的。</p>
哪怕只减少个20%,数年下来也有好几万吨呢。</p>
如果能加上放生小鱼,至少不会让湟鱼的处境变成上辈子那么糟糕......</p>
视线再回归现实。</p>
看着表情有些认真的徐云,老郭却依旧有些疑惑:</p>
“小韩,你这话的意思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就是想着降低湟鱼的捕捞量?”</p>
徐云点了点头:</p>
“没错。”</p>
“理由呢?”</p>
“理由啊......”</p>
徐云沉吟片刻,指着渔业队的机帆船说道:</p>
“郭工,咱们渔业队一次可以打多少斤鱼?”</p>
“两艘船加起来五六万斤吧。”</p>
“那就是25-30吨了,一年会打几次?”</p>
“一年啊....二十次左右吧,冬天结冰了就不打了。”</p>
“那一年就是六百吨了,您再看看湖上有多少单位,又有多少艘船?”</p>
老郭下意识看了眼湖面,整个人顿时微微一怔。</p>
作为一名理工大老,在徐云强调了几次重量的问题后,老郭便已经意识到了徐云想表达的内容。</p>
而此时此刻。</p>
光是他们这片水域之内,老郭看到的渔船便不下二三十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