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对于钱五师素来无比敬佩,但这一次,他却少见的对钱五师进行了反驳。</p>
钱五师的想法其实代表了这个时代很多人的觉悟,也就是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那么一辈子不为人知也可以接受。</p>
但徐云并不认同这种想法。</p>
在他看来。</p>
任何一位对国家有贡献的前辈,都不应该、不允许被后人遗忘。</p>
或许出于某些保密需要,他们在短期内确实无法出现在公众视野内,甚至被动性的“死亡”。</p>
但脱密期结束之后,他们有资格....或者说必须要被大,必须要被后人所铭记。</p>
诚然。</p>
由于能力所限,徐云没法让这些前辈的故事变得人尽皆知,但他至少能在这个时代给钱五师等人画个饼。</p>
果不其然。</p>
在刚听到徐云开口的时候,现场还有很多人表情没多少变化,看起来一脸公事公办的样子。</p>
但在徐云说完多种“可能”之后,许多人的眼睛逐渐开始泛出了光。</p>
这是一种和眼下认知有些相悖的“异端”,但听起来却....莫名令人心绪激荡?</p>
他们不知道徐云的这番描述有多少概率会实现,但那副画面光是想想就令人深感慰藉了。</p>
人民不会忘了我们。</p>
这短短的八个字,带来的却是另一股无法言喻的动力!</p>
钱五师显然也是被触动的人之一,但很快,他看着徐云的眼神便微微眯了起来。</p>
授勋?基地改成景点?电视台采访和写回忆录?</p>
这番话的信息量有点大呀.....</p>
........</p>
总而言之。</p>
徐云的这番话让现场的氛围略微比预期活络了些许,不过李觉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因此很快便把节奏重新抓回了手里:</p>
“各位同志,韩顾问的说法很新奇,也有一定的道理。”</p>
“或许在多年之后,我们的故事确实可以被世人知晓——也许在那个故事里,我还是个知识丰富的学者型领导呢。”</p>
“当然了,档桉解封的时间我不知道会是在哪一年,但可以预见的是,那时候的祖国必然富强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将这些秘密公之于众。”</p>
“因此说一千道一万,这个话题就又回到了我们基地本身,只有把原子弹搞出来,咱们国家才会有那种底气嘛。”</p>
“所以现在我们还是言归正传,继续开会吧。”</p>
接着李觉顿了顿,从桌上拿起搪瓷杯抿了口水,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嗓子,又说道:</p>
“为了配合组织上安排的保密级别提升,基地方面现在也对人事档桉的调取流程有了一定调整。”</p>
“首先是基地职工的工资发放,从下个月起,分厂财务接触的账目将不附带具体职工姓名,仅进行经费上的核对。”</p>
“届时具体的财务审核将由总厂财务负责,并且普通工人和科研人员的工资条将会分开发放。”</p>
台下的徐云闻言,下意识点了点头。</p>
这倒是个好改动。</p>
如今这个时期职工们的工资主要是现金+物资票的发放方式,虽然金额不算高,但具体的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p>
以往基地的职工工资都由各个分厂先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才会提交给总厂财务。</p>
这部分统计包括了具体工时、有无额外奖励....也就是发明了某些提高效率的方法或者抢救了某些财产等等。</p>
这部分统计其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额外奖励这块。</p>
如果只是单纯的在意外中抢救了设备尚且好说,但若是某位工程师发现了什么生产环节的漏洞,那么在汇总奖励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泄露的风险。</p>
当然了。</p>
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模湖具体内容进行规避,也就是只显示【某某有突出贡献故奖励XXX元】这内容。</p>
但这样记录的账本依旧有外泄的可能性存在,即便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如今的情况下依旧不容忽视。</p>
于是基地便采取了最简单的方法,将工资统计权收到了总厂手里,最大范围的减少了接触人员。</p>
这样一来虽然会让总厂财务的工作量增大一大截,但是有件事可别忘了,那就是——</p>
如今计算机所已经将103机和另一台半成品电脑搬到了基地,可以直接在基地进行数据验算。</p>
只要分配一些核时给财务,有计算机协作进行数据统计,这个工作并不算困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