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时此刻。</p>
看着正在整理文稿的大于,徐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儿。</p>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p>
大于从被自己点明关键思路到计算出具体的氢弹构型,似乎只过去了.....</p>
三个多小时?</p>
这其中还有大半是大于用来解释概念的耗时,他实际上计算的时间估摸着也就两个小时出头吧。</p>
两个小时,在后世你甚至看不完一部制作比较精良的电影,有些网络写手甚至只能码出1500个字。</p>
可就在这么点儿的时间里,大于居然搞定了氢弹最复杂的构型......</p>
嗯,俺和大于真强,嘎嘎乱杀——徐云负责嘎嘎,大于负责乱杀。</p>
当然了。</p>
某个叫做迪奥的男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p>
所以哪怕是强如大于,在有些事情的判断上也会出错。</p>
比如说.....</p>
隔壁的三哥。</p>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p>
90年代的时候党鸿辛院士曾经写了一篇论文,想在科院的杂志上进行发表。</p>
当时大于看了以后认为这篇文章会给阿三提供思路,并且判断阿三在七年内就会研发出氢弹,于是便制止了这篇文章面世。</p>
结果如今三十年转眼即逝。</p>
党鸿辛院士和大于都已经先后故去,阿三还是没搞出氢弹,那篇文章估摸着是没多少问世的机会了.....</p>
这也是大于一生中很有名的一次翻车经历,事实证明三哥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p>
每次你以为它要拉跨的时候就会雄起一次,而每次你以为他要持续坚挺的时候他又萎了......</p>
当然了。</p>
这个念头在徐云心中只是一闪而过,很快他便将心绪重新拉回了现实,开始考虑起了更重要的事情。</p>
一个小时后。</p>
总厂厂办。</p>
“小徐,你说什么?”</p>
被徐云匆匆喊来的陆光达听到徐云的描述,整个人极其诧异的看向了一旁憨憨的大于:</p>
“于敏同志已经把氢弹构型设计出来了?”</p>
徐云闻言点了点头,指着桌上的算纸说道:</p>
“嗯,虽然有一些参数还需要计算,但整体思路和最关键的数据大于已经推导完毕了。”</p>
“具体的推导过程都在桌上,陆主任您自己看就好。”</p>
陆光达快步走到了桌前,正准备拿起算纸呢,忽然注意到了一旁趴在桌上的李觉:</p>
“咦,厂长这是......?”</p>
徐云身边的老郭扫了眼李觉,嘴角微微一抽:</p>
“呵呵....某个技术型领导不知死活的想看推导过程指导大于几句,然后没几秒钟就烧断线了。”</p>
陆光达:</p>
“......”</p>
随后他便没去管一脸【@@】的李觉,拿起算纸看了起来。</p>
“amp;%#¥#¥......”</p>
在嘴里念了一堆徐云听不懂的404内容后,陆光达忽然猛然一拍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