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咱们已经掌握了气体交换膜的正确生产技术,而且全程靠的是....国产理论!”</p>
?!</p>
此时此刻。</p>
随着朱光亚这句话的出口。</p>
整个“交接棒”组会现场的节奏,顿时肉眼可见的出现了些许停滞。</p>
不过很快。</p>
轰——</p>
这间会议室便如同被点燃的炸药桶般,瞬间轰然炸响,将原先凝固的空气吹散到了天边:</p>
“光亚同志,你说什么?”</p>
“老朱?504厂的气体交换膜突破了?”</p>
“朱主任,你说咱们用的是全国产设计?”</p>
一道道或诧异或惊喜的问询声,齐齐朝周光召所在的前台涌去。</p>
周光召闻言则很快笑了笑,现场众人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p>
“诸位同志,大家没听错,我也没说错。”</p>
“根据首都方面传来的确切消息,咱们已经靠国产设计理论,正式突破了气体交换膜技术。”</p>
“当然了,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咱们还是请当事人来做个介绍吧。“</p>
说罢。</p>
周光召将自己的左手摊平,对准了左侧原先注视着的几张面孔,道:</p>
“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位同志吧。”</p>
“他们从左到右,分别是来自金城504厂的厂长王介福同志,原子能所的钱皋韵同志,以及......”</p>
“原燕京铀研究所的副所长、现任504厂气体交换膜总工程师的杨承宗同志。”</p>
“这次的气体交换膜技术能够完成突破,这几位同志带领的团队可谓是居功至伟。”</p>
“尤其是杨承宗同志,他为了能够尽早完成研发任务,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视力治疗计划——如今杨承宗同志的右眼已经完全失明了。”</p>
杨承宗三人在周光召做介绍的时候便已经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很是客气的朝众人点了点头。</p>
听到朱光亚最后那番话。</p>
杨承宗只是又朝众人拱了拱手,并没有多说什么。</p>
此时从台下可以明显看到。</p>
杨承宗的右眼虽然没有闭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类‘瞎’,但却已然没有了丝毫灵光。</p>
会议室现场众人见状,再次出现了片刻沉默。</p>
但数秒钟后。</p>
啪啪啪——</p>
台下又一次爆发出了如雷的掌声。</p>
而且与之前周光召宣布组会召开时的活络氛围不同的是。</p>
这一次。</p>
现场每个人的脸上不再带着早先的激动与欣喜,而是凝重与....崇敬。</p>
有些年轻的同志甚至鼓足了劲儿,双手拍的通红却依旧没有丝毫的停顿降速。</p>
徐云亦是坐在下首一角,郑重的拍打着手掌。</p>
早先提及过。</p>
华夏的两弹一星获得者一共有23位,但除了这23名获奖的功勋之外,两弹一星项目组还有很多贡献卓绝的前辈。</p>
比如说黄祖洽。</p>
比如说赵忠尧。</p>
又比如说.....</p>
徐云面前的这位杨承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