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个被跳过的基础表示3,却一直像一根刺卡在了盖尔曼心头。</p>
寝食难安倒不至于,但确实经常牵扯了他的大量心神。</p>
但如今随着这篇论文的出现,盖尔曼忽然发现了一个新世界。</p>
论文中提到了一个‘靴带方法’,引入了同位旋对称性,如此一来就让分数电荷存在了物理上的可能性。</p>
也就是在ν=1/3的时候,平均每一个电子分到三个磁通。</p>
这种时候,磁通和电子的搭配有很多可能性。</p>
从体系能量最低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是一个电子分到三个磁通。</p>
不夸张的说。</p>
在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盖尔曼世界都变亮了。</p>
同时那个所谓的元强子模型除了物理现象、数学推导极其完美之外,在个人感官上也相当符合盖尔曼的口味。</p>
当然了。</p>
如果徐云此时能够看透盖尔曼的内心想法,多半会有些无奈的摊一摊手。</p>
符合盖尔曼口味....</p>
这几乎是一种必然好吧。</p>
毕竟.....</p>
徐云和赵忠尧所优化出来的元强子模型,其中有很多灵感都来自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模型呢。</p>
这相当于你穿越到2006年给辰东看《遮天》,他不喜欢才怪呢。</p>
“对了。”</p>
随后盖尔曼忽然想到了什么,迫切的对古兹密特问道:</p>
“古兹密特先生,这是哪个实验室写出来的论文?”</p>
“加州理工?巴达维亚?劳伦斯伯克利?还是德国的海森堡先生带领的CERN?”</p>
古兹密特在给盖尔曼论文的时候特意敛去了有着作家署名的封面,因此盖尔曼虽然看完了论文内容,但却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p>
此时他嘴里冒出的这几个名字都是当世的顶尖实验室,内中大多都坐镇着一位或者数位顶尖的大佬。</p>
比如加州理工目前的理论物理当家人是理查德·费曼,再过四年后的诺贝尔奖得主。</p>
在徐云穿越的那个年代,《费曼物理学讲义》搞理论物理的几乎人手一套。</p>
巴达维亚嘛......</p>
则是未来费米实验室的前身。</p>
也就是将来海对面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高能物理实验室,1955年诺奖得主波利卡普·库施目前便供职于此。</p>
剩下的劳伦斯伯克利和CERN也都是个顶个的头牌机构,其中有些大佬连盖尔曼都要抬头仰望。</p>
在盖尔曼想来。</p>
如果说有谁能够写出这种论文,那么答案必然是这几者之一。</p>
但很快令他面露愕然的是。</p>
古兹密特却坚定的摇了摇头,否决了他的猜测:</p>
“默里先生,你猜错了,论文的编纂者并不是你提到的这些机构。”</p>
“事实上,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华夏人。”</p>
“华夏人?”</p>
盖尔曼顿时一怔,嘴里下意识脱口了一个人名:</p>
“难道是杨?或者李?”</p>
盖尔曼口中的杨和李指的自然便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现今海对面物理学界最出名的两位华夏人。</p>
然而在盖尔曼的注视下。</p>
古兹密特再次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复:</p>
“不,是华夏本土的华夏人...唔,或许还要加上一头驴。”</p>
..........</p>
注:</p>
万字更新奉上,求月票,明天继续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