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Review Letters》?”</p>
陈省身眨了眨眼,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小杨:</p>
“小杨,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你们物理界的一本期刊?”</p>
小杨作为顶尖物理学家,对于海对面的各大期刊还是很了解的,随口便给出了对应的信息:</p>
“对,刚成立两年半的一家期刊,隶属于APS,不过成立至今销量和论文数量都不是很多。”</p>
“论文的总编叫做古兹密特,当年参加过曼哈顿计划,我和他有一面之交。”</p>
说罢。</p>
小杨便于陈省身再次对望了一眼,二人都从彼此脸上看出了些许茫然。</p>
大陆那边用来说服留美科学家的证据.....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有什么关系?</p>
随后陈省身摸了摸下巴,猜测道:</p>
“莫非是下一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会有来自华夏的论文发布?”</p>
“可就算是有论文登刊,那和咱们回不回国又有什么关系呢?”</p>
“莫非......”</p>
陈省身的这番话没有说完,不过小杨和李景均都理解了他想要表述的意思:</p>
莫非华夏方面指望用一篇论文的成果,就证明如今华夏国内可以对每个科学家做到物尽其用?</p>
实话实说。</p>
这个解释并不难猜到,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解释。</p>
但是它为真的可能性....却太低太低了。</p>
靠着一篇论文就能让最少数十位犹豫过一次但最终没有回国的留美人才下定决心回归故土,它的质量得高到多离谱?</p>
客观来说,物理史上不是没出现过这种级数的论文。</p>
比如说《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也就是1687年小牛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的论文,奠定了现代经典物理学的基础。</p>
还有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包括光速不变原理和质能等价原理的论文,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p>
以及海森堡那篇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论文,开启了量子力学的发展。</p>
另外还有1972年的那篇【more is different】,公认的凝聚态物理开山之作。</p>
但是......</p>
这类论文虽然存在,可却并不常见。</p>
三百多年的近代物理史中,能够有这种级数影响力的论文顶多也就十篇而已。</p>
有些论文彼此之间的时间跨度,甚至要比一个普通人的寿命还长。</p>
这种情况下一穷二白的华夏居然在暗示自己可以拿出这种级数的论文,这怎么能不让陈省身等人惊讶呢?</p>
想到这里。</p>
陈省身又意识到了什么,转头对小杨问道:</p>
“小杨,《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这个期刊多久发刊一次?月刊还是双月刊?”</p>
月刊的概念自必不说,双月刊指的则是两个月发表一次,也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一种发刊方式。</p>
不过小杨闻言则摇了摇头,解释道:</p>
“都不是,这种期刊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快报’,所以它的发布时间是周刊...也就是每周一次。”</p>
“届时他们提前会把期刊铺货和寄送到订阅单位手中——虽然《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销量惨淡,但毕竟挂靠的是APS,所以物流资源方面还是很充足的。”</p>
“周刊么.....”</p>
陈省身的眼神闪动了一下,继续问道:</p>
“下周是什么时候发刊?”</p>
小杨沉默了几秒钟,接着报出了一个数字:</p>
“下个.......礼拜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