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零四章 李政道:我想吃鱼了

第七百零四章 李政道:我想吃鱼了(4 / 5)

怎么说呢,有点缥缈,有点虚。</p>

仿佛一把盖世宝剑收敛了锋芒,突然挂在了某个侠客的腰间开始漂泊江湖了。</p>

李政道同样也捕捉到了杨振宁的这抹疑惑,只见他有些感慨的呼出了一口气:</p>

“振宁,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一个哲学原理。”</p>

“这个原理说的是人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p>

“不瞒你说,作为一名理科生,我之前对于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是有些嗤之以鼻的。”</p>

“但在两个多月前,我发现自己好像错了。”</p>

说罢。</p>

李政道将手探入了衣服内袋,从中取出了一本皱巴巴的期刊,接着小心将它摊平。</p>

杨振宁注意到,这本书期刊上赫然写着一个名字:</p>

《Physical Review Letters》。</p>

同时从书籍外印着的那头驴的封面来看,这期杂志的内容显然便是赵忠尧他们发表的元强子模型。</p>

随后李政道朝杨振宁挥了挥这册期刊,书页在空气中哗啦哗啦的作响:</p>

“两个多月前吧,当时我正在搞非拓扑性孤立子的项目,一次研究结束后我的学生把这册期刊交给了我。”</p>

“当时他就和我讲了一句话——教授,物理学要变天了。”</p>

“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在大惊小怪呢,但是看完了这篇论文后.....你知道我做了什么吗?”</p>

杨振宁摇了摇头。</p>

李政道朝他做了个撕东西的动作:</p>

“我把非拓扑性孤立子的验算稿全撕掉了。”</p>

杨振宁顿时瞳孔一缩。</p>

虽然他和李政道早已分道扬镳,但双方却一直都在明里暗里做着竞争,彼此对于对方的研究项目自然也有所关注。</p>

非拓扑性孤立子。</p>

所谓孤立子,指的是所有可以持久稳定地把能量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物体的统称。</p>

众所周知。</p>

宇宙在再加热时期物质开始大量合成,为宇宙之后的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p>

但究竟什么物质在什么阶段以怎样的方式形成,这依然是个谜,理论上解开这个谜的钥匙之一就是孤立子。</p>

它的性质有点类似后世一种叫做“长生流”的小说,就是主角在某些地方苟着一两千年笑看世间沧桑,掌握着古往今来所有隐密的答案。</p>

非拓扑性孤立子则涉及到了代数变化,目前它大概率指向三维震荡子,属于暗物质的一种。</p>

而李政道将手稿全部撕掉的意思,自然便是放弃了这个研究......</p>

至于原因嘛......</p>

虽然李政道没说,但杨振宁多少也可以猜到——因为元强子模型已经提出了另一种更好的孤立子框架,而且还是完整的那种。</p>

相当与你玩金铲铲正在哼哧哼哧的攒金币准备搞三星奎因呢,结果对面出来了个三星卑尔维斯.....</p>

接着李政道重新将期刊收好,目光悠扬的看向了远方:</p>

“然后从那天开始.....我整个人就陷入了一股很茫然的情绪里头,饭能照吃水能照喝,但就是沉不下心做实验。”</p>

“甚至我提起笔想要算爱因斯坦场方程,都有一股力量莫名的阻止了我。”</p>

“这种浑浑噩噩的情况持续了很久,那段时间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做学术的意义是什么了,老杨,你能理解这种感觉吗?”</p>

杨振宁的嘴唇下意识开合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微妙的表情。</p>

老杨?</p>

他有多久没从李政道的口中听到这个称呼了?</p>

不,就连这样询问的口气,他都好长时间没接触过了。</p>

其实李政道所说的这种感觉,他其实也体悟过,不过相对来说没有李政道那么明显。</p>

因为“杨李”这两座华人物理界的最高峰,彼此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p>

杨振宁的父亲是水木大学的数学教授,所以杨振宁的优势方向一直在于数学计算,整个物理学界数学水平比他高的也没几个。</p>

而李政道在灵感....直白点说就是找项目这块的能力则要强出杨振宁很多,像当初二人之所以会合作,就是因为李政道在计算上遇到了问题所以求助的杨振宁。</p>

例如杨振宁在未来就曾经说过一句话:</p>

“他(指李政道)的数学不好,他厉害的地方是找课题。”</p>

所以在眼下这个时间点。</p>

杨振宁手上的研究课题相对要少点,李政道则无论是现实还是备忘录上都记着大量的灵感。</p>

因此在赵忠尧他们的论文发表后,李政道受到的思想冲击确实要一大点儿。</p>

接着李政道顿了顿,继续说道:</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