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再次拿起笔,将心绪重新放到了原本的讨论内容上:</p>
“和费米液体理论同样的道理,如果考虑了普朗克能标的影响,irrelevant算子的存在其实也是合理的。”</p>
“我认为引力所直接呈现的自由度并非是基本的自由度,所以引力量子化的实质就是解释低能引力理论的存在性。”</p>
“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识别出引力真正的自由度。”</p>
说到这里。</p>
杨振宁有意顿了顿,待黄昆理解了自己的想法后,继续说道:</p>
“借鉴于费米液体理论,广义相对论的负质量量纲的存在也应该是由于我们被低能理论给骗了过去——那个耦合常数并不是静态的,而是有可能是动力学的。”</p>
“换而言之,如果仍然存在某种很重的中间粒子,那么这个中间粒子应该也是某种对称自发破缺导致的。”</p>
“那么这样一来,三维的量子引力就变成了一个有限自由度的话题,并且还可以完成等价。”</p>
黄昆顿时瞳孔一缩。</p>
早先提及过。</p>
虽然他的专业在于固体物理,但他本人在理论物理方面的造诣其实很深。</p>
由于活着的时候强相互作用还没被发现的缘故,爱因斯坦研究的引力只有在2维是可重整的。</p>
但引力这个概念要被真正的重整完成,最少要在四维起步,实质上还要讨论到5维或者更高维。</p>
这里的5维并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5维文明之流的高维概念,而是一个路径积分的纯数学范畴——这年头老是有人喜欢将维度和所谓的【世界】或者【文明】挂钩,但实际上这真只是个纯数学概念,而且非常正经。</p>
比如说有个卡-丘空间,它有六个维度,听起来很民科是吧?</p>
但实际上它的全名叫做卡拉比—丘成桐空间,前边那位你看成卡比兽都没关系,后面那位认识就行.....</p>
这个空间甚至还是丘成桐公认的最大成就,他就是靠着证明卡拉比猜想获得的菲尔兹奖。</p>
引力的量子化同样如此。</p>
物理界对于四维世界长什么模样都很难想象,但数学在非民科的极端情况下已经可以推到十二维了。</p>
接着杨振宁拿起水杯抿了口水,继续说道:</p>
“在以上思路的基础上再进行推导,那么就会发现这种情况下普朗克长度具有洛伦兹不变性,计算方程也满足洛伦兹对称性。”</p>
“于是我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出了一个方程。”</p>
说罢。</p>
杨振宁拿起笔,当着李政道的面写下了一个表达式:</p>
Wγ[A]=Pexp?{?∫γ0γ1dsγ˙aAai(γ(s))Ti}。</p>
黄昆凑上去仔细看了一会儿,眉头很快皱了起来:</p>
“妈个鸡,看不懂啊.....”</p>
杨振宁and李政道:</p>
“.......”</p>
随后杨振宁深吸一口气,慢慢解释道:</p>
“也是,老黄你毕竟没有从事理论物理.....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对普朗克尺度上的空间量子化环路积分。”</p>
“它在大尺度上复现了4维时空,而在小尺度即普朗克能标附近时空则表现为2维,还可以更加准确的计算两点之间的间距。”</p>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说一千道一万,这都是数学层次上的推导。”</p>
“想要在物理现象上找到引力子....难度估计很大,但至少要比大家原先认为的能级低一些。”</p>
黄昆眉头一扬,他知道所谓原先的能级指的显然是普朗克尺度:</p>
“老杨,你算出来的能级是多少?”</p>
杨振宁想了想,解释道:</p>
“根据我基于元强子模型计算出来的参数....四费米相互作用大概会在几十GeV的能级失效,取而代之的是自发对称性破缺的电弱相互作用理论。”</p>
“如果这个现象可以验证成功,那么可能不需要达到普朗克尺度,大概10^-18次方吧。”</p>
“10^-18次方......”</p>
黄昆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p>
“这也没什么可能啊——至少短期如此。”</p>
“确实。”</p>
杨振宁很坦然的点了点头,但旋即却话锋一转:</p>
“但还有一种方法,或许有机会能走个捷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