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顾问,这事情我了解的应该比周老师详细一些,就由我来介绍吧。”</p>
只见李觉的助理周材很快翻出了一个小本子,尽管他也不是医学方面的从业者,但秘书这个职能要求他对于很多领域多少要有些涉猎:</p>
“大概在半个月前吧,化学实验室的刘有成主任表示已经初步掌握了PCR的点位识别技术。”</p>
“接着在楼之岑同志和屠鹿鸣同志的协助下,他们顺利分离出了紫杉醇内部的Q1-Q4基因点位,制作出了一个比较初始版本的靶向药样品。”</p>
“这种靶向药和徐顾问你设想的成品出入应该比较大,不过理论上比注射紫杉醇要有效很多倍。”</p>
“于是在征求了杨开渠同志的意见后,屠鹿鸣同志对他进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小剂量注射,目前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喜人的。”</p>
徐云摸了两下下巴。</p>
果然如此.....</p>
他就寻思着杨开渠为什么能下地呢,原来是靶向药起了效果。</p>
靶向药在后世的2023年都能起到很大的效果,遑论眼下这个时代了。</p>
要知道。</p>
肺癌这玩意儿其实也是一直在“更新”的,只是它的变异速度相对来说没有霓虹人变异来得快就是了。</p>
甚至在20年代左右,肺癌这种病还并不常见。</p>
当然了。</p>
正如周材所说,这里的靶向药显然不是徐云构想的那种正品。</p>
徐云此前根据后世掌握的知识(这货是个生物医学博士)向组织转交了一个N-甲基吲哚和二氯嘧啶为起始物料的靶向药配方,按照正常进度,兔子们能在一年内搞出个初始版本都算是快了的。</p>
刘有成和屠鹿鸣他们搞出的靶向药严格意义上应该属于【将紫杉醇提取物精准投放到对应点位】的技术,核心逻辑还是不太一样的。</p>
不过再怎么原始的版本,肯定也要比原先的注射方式要好得多。</p>
至于没有经过三期临床或者双盲实验这种流程直接用药的做法.....开玩笑,都这时候了谁管得了那些?</p>
随后徐云关切的看了眼杨开渠,思索片刻,说道:</p>
“杨教授,虽然您的身体好转了不少,不过该做的检查还是要长期做下去的。”</p>
“毕竟癌症这玩意儿很玄乎,稍一松懈就可能出大事儿。”</p>
说实话。</p>
按照华夏的传统习俗,除夕这种日子里徐云是不太适合说这些重话的。</p>
不过徐云可太清楚这些前辈的性子了,要是不把话说重,保不齐他们什么时候就偷偷开始搞自己的事儿了。</p>
虽然杨开渠不至于偷偷跑到琼海农场搞实验那么离谱,但却有很大概率以病情好转为由,每天多拿几个小时去写文件总结经验。</p>
杨开渠闻言轻轻点了点头,至少嘴上显得很配合:</p>
“嗯,我明白的,你放心吧小徐。”</p>
“我还指望着能再撑一两年,看到咱们自己的原子弹和核弹爆炸成功呢。”</p>
徐云仔细盯着他看了十多秒,方才收回了目光。</p>
尽管杨开渠嘴上这样说,但他还是决定找机会和李觉提一提这事儿。</p>
如果现在这局面还要让这些老同志燃烧自己,那他这穿越的可就太失败了。</p>
随后徐云和杨开渠二人找了个光线通透的地方晒起了太阳,李觉等人则继续回到了指挥现场,开始布置起了年夜饭需要的各种桌椅。</p>
随着时间的推移。</p>
整条街道上的灰尘被扫的一干二净,一张纸桌子也被拼接整齐,摆放到了地面上。</p>
两个多小时后。</p>
两辆运输车哼哧哼哧的从远处开了过来,停到了电影院边上的一处空地上。</p>
空地的面积大概有上百平米,地面平坦而又整洁,边上还有电影院的侧面墙壁挡着风,如果摆放饭桌的位置也有个等级或者品质的话,这处空地无疑称得上是上佳之处。</p>
不过这片空地此时却并没有放着任何一张桌椅,而是很早便被搭起了一座棚子。</p>
在运输车停稳后。</p>
多位穿着白色单排扣外套长袖、头上带着白色厨师帽、下身穿着黑色长裤的男子从车厢里走了出来。</p>
随后这些人又合力搬运了几台火灶、案板之类的东西,整齐的放到了空地上。</p>
很明显。</p>
这些打扮有些与众不同的男子,便是基地负责做菜的大师傅们了。</p>
随后徐云打量了几位师傅两眼,好奇的对身后的乔彩虹问道:</p>
“彩虹同志,这些师傅手臂上的线是什么意思?”</p>
此时在灶台边忙活的厨师数量不少,具体人数徐云没细数,不过一眼看过去应该有个十多位的样子。</p>
毕竟总厂这边今晚有八十张桌子,整整八百多号人呢,即便是只捞饺子也得要不少人手才行。</p>
并且可以预见的是。</p>
这十多位师傅还只是负责烹制的人员,具体包饺子的主力军应该另有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