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涉及到重大的科研决策,首都那边一般都会先进行详细的专家论述,多方了解可行性后才会做出决断。</p>
例如当年的核武器研制。</p>
所有人都知道核武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即便如此,首都方面依旧让李四光带队在全国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矿场考察,充分论证了国内可以提供铀矿后方才上马了这个项目。</p>
要知道。</p>
当时很多人对于这个做法是不以为然的,因为那时候毛熊曾经表示过可以提供足够的铀矿石。</p>
而后来的历史轨迹又一次证明了首都在战略视野方面的正确性——如果没有当年的勘察结果,毛熊专家撤离后整个项目就要搁浅了。</p>
那时候再进行矿石勘探,难度和流程上要复杂无数多倍。</p>
同样的道理。</p>
组织上当年没有搞一言堂,如今自然也不会脑袋发热的上马这个方案。</p>
这也是李觉第二次提到‘论证’这个词了。</p>
换而言之.....</p>
组织上至少是讨论过直播可行性的。</p>
想到这里。</p>
最先‘破防’的黄祖洽嘴角动了动,对李觉说道:</p>
“厂长,对不起,是我冲动了。”</p>
李觉闻言不以为意的朝他摆了摆手,当年他打仗的时候知识分子没接触过多少,但脾气比黄祖洽更冲的却最少能凑一个加强营:</p>
“没事,老黄,你先坐下吧。”</p>
待黄祖洽坐回位置上后。</p>
李觉再次转头看向了徐云,轻轻朝他抬了抬下巴:</p>
“小徐,既然大家都猜到了方案的提出者,这事情就还是由你来做个解释吧。”</p>
徐云点了点头,尽管没法从轮椅上站起来,但还是尽量挺直了腰板:</p>
“没问题。”</p>
接着他环视了现场一圈,斟酌片刻,开口说道:</p>
“各位同志,刚才大家的讨论我也听到了,抛开大家的极端情感偏向,各位在意的问题大致可以规划成三类。”</p>
“一是有没有必要搞这一次直播,二是如果敌特或者敌对势力通过直播画面动某些手脚该怎么办,第三则是直播的条件问题。”</p>
“其中第一个问题细分起来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从本质上质疑直播的意义,其次则是担心要是原子弹试爆失败该怎么办。”</p>
“诸位,我归纳的应该没毛病吧?”</p>
现场不少学者点了点头。</p>
刚才众人由于情绪的问题多多少少都有些失态,有些人言语可能过激了一些,不过总体归纳起来确实就是徐云所说的这三个问题。</p>
接着徐云竖起了一根手指,继续说道:</p>
“先解答第一个问题的第二个部分,也就是原子弹试爆失败的‘丢脸’问题。”</p>
“这其实是我认为最没有意义的讨论点,这个话题如果都能成为质疑点,那我是不是同样可以问一句如果有朝一日爆发核战争,咱们丢过去的原子弹不响了怎么办?”</p>
说完这句话,徐云忍不住摇了摇头:</p>
“咱们作为研发核武器的专家学者,至少要对咱们的成果有信心吧?”</p>
“如果它存在风险,那我们就应该把风险完全规避掉——要不然咱们的轰爆试验场是拿来干什么的?”</p>
“恕我直言,在核武器这个话题里,没有所谓的容错率可言。”</p>
徐云这番话说的有些重,但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p>
兔子们之所以在罗布泊和221基地设立了大大小小的试验场,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一比一冷爆的场地,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原子弹在试爆前调试到最好。</p>
何谓一比一冷爆?</p>
就是按照原子弹相同比例、相同结构进行的不包括浓缩铀的试爆,一次实验成本对如今的兔子们来说堪称天价。</p>
这种情况下还去质疑【原子弹如果试爆失败】,那可真就对不起基地上上下下这小两万人的付出了。</p>
实际上。</p>
这个问题在原本历史中也出现过,其场景同样不存在任何容错率——这是在兔子们发射第一枚洲际导弹时出现的问题。</p>
当时为确保实验安全、成功,和徐云见过面的那位作家提出了一个十六字工作方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