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除了卑弥呼就是神功皇后之外,这卷《永乐大典》里是不是还记载着其他一些事情?”</p>
“哦?”</p>
朱祁镇闻言声音略微拔高了几分,饶有兴致的问道:</p>
“你怎么看出来的?”</p>
张莹指了指面前的展柜,又比划了几下身边的过道,解释道:</p>
“刚才观展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你们在展柜的设计上非常用心——准确来说是很有仪式感。”</p>
“比如第一排的头号展柜放着第一卷永乐大典,第二排的头号展柜里放着的是史料的开篇。”</p>
“这处展柜位于第三排的第一位,那么照理来说也该有些大活或者说劲爆点的内容才是。”</p>
“恕我直言,区区卑弥呼女王就是神功皇后的身份.有点配不上它的位置。”</p>
“.”</p>
朱祁镇沉默了几秒钟,朝这姑娘竖起了一根大拇指:</p>
“张小姐,你很聪明——没错,卑弥呼就是神功皇后这则记载,只是一道开胃菜而已。”</p>
“真正惊人的消息,还在后头呢。”</p>
说罢。</p>
朱祁镇又将手中虚拟的《永乐大典》翻了几页,说道:</p>
“不知道二位对于霓虹的神话了解有多深?”</p>
“霓虹的神话?”</p>
张莹眨了眨,说道:</p>
“就是天照高天原之类的故事?”</p>
朱祁镇轻轻点了点头:</p>
“没错。”</p>
早先提及过。</p>
张莹这姑娘虽然不是什么哈日脑残粉,但生活里对于日漫却挺熟悉,有事儿没事儿也会去看看各类漫展,因此对于霓虹的神话倒也有所耳闻:</p>
“我记得霓虹神话里最早的神明叫什么天之御中主神吧就是这家伙创造了整个宇宙,有点类似咱们的盘古。”</p>
“然后就是啥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出现创造了霓虹,伊邪那岐生出了天照让她去管理高天原,于是天照就成了霓虹神道中最高的主神”</p>
“还有其他一些事儿我好像听说过,但记不太清了”</p>
看着有些懊恼的张莹,朱祁镇温和的笑了笑:</p>
“能记得这些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异邦人的神话故事嘛。”</p>
“你说的天之御中主神就是霓虹的创世神,也叫作天御中主尊或者别天津神。”</p>
“这样的神明一共有五位,除了天之御中主神外还有高御产巢日神、神产巢日神、宇麻志阿死可比古吃神以及天之常立神。”</p>
“不过这五位神明没有人型,在他们之后又诞生了11位神灵,其中的两位叫做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是一对兄妹。”</p>
“后来天御中主尊让他们去创造霓虹,这对兄妹先结婚后反目,天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注:这部分内容在290章介绍过,这里就不重复了,想了解全故事的可以去290再看看)</p>
正如朱祁镇所说。</p>
霓虹人神话里的神明一共有八代,目前霓虹所信仰的并非一代神天御中主尊,而是三代神天照。</p>
这种信仰方式用华夏神话来解释,就相当于不信盘古而信二郎神,单纯从信仰角度上来说倒没啥毛病。</p>
哪怕是西方的基督教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信徒尊崇上帝,但信仰的却是座前的天使或者其他使徒。</p>
“.总之就是这么个情况。”</p>
朱祁镇简单的和张莹王通介绍了一遍霓虹的神话故事,随后意味深长的说道:</p>
“然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在《永乐大典》摘录的资料也就是郭颁所写的抄本文献中,发现了一则记录。”</p>
“这则记录的内容是这样的——【怀帝与使者款叙往昔,细询卑弥呼遗事,使者陈言:‘昔卑弥呼既老,倭邦忽逢日夕有食,月往蔽之。彼以为天谴其擅权之过,遂匿于岩隅,欲遁世纷扰。来纱别尊偕诸神官恳劝经月,始释其重忧,再秉朝政’】。”</p>
“这段话的意思用白话文来描述,就是怀帝与霓虹使者闲聊时得知,卑弥呼在年老的时候倭国出现了日全食,卑弥呼以为这是上天对她长期独断朝纲的警示,所以吓得立马躲到了山洞里,来纱别尊也就是应神天皇带着文武百官在山洞外求了快一个月,卑弥呼才放下顾虑离开了山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