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阴阳不喜欢被人称作葛阴阳,喜欢别人尊称他为葛先生,似乎先生比阴阳要高一个档次,阴阳,就是一民间糊弄人的迷信者,而先生就大不相同,先生好比大师,既然是大师,那就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比如研究《易经》的曾仕强。
人们遇见阴阳,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而阴阳的回答也总会模棱两可。
听说绿鸭村有诈尸,葛先生先是一怔,转而微微一笑,笑的令来人摸不着头脑,正要拍着大腿哭丧着夸大事实。葛先生向他打了个安静的手势,然后自顾自的转身用鸡毛掸子拂那泥塑的雕像,雕塑正是郭璞,泥雕并不逼真,是葛先生自己和黄泥塑成,然后涂以平日里给人画棺材的颜料。虽然不是惟妙惟肖,但是夸张的颜料和粗糙的做工,看起来更像是村子里山头上龙王庙里的泥龙王。
打扫完毕,葛先生又上了几根细香,这才端起劣质的紫砂壶抿了一口问:“诈尸?”语气仿佛不信世间真有诈尸这件事,然而脸色一转,也许是想到自己就是搞这行的,看风水的不相信迷信,那是抽自己的嘴呢,于是不等来人回答,伸出五个手指头止住了来人正要大张开的嘴,往藤椅上一坐说:“你且细细道来!”藤椅便托着他那干枯的身体摇晃起来。
来人便挨着藤椅将冤女坟墓炸开之事细说了一番,其中不乏将夜晚雷雨狂鸣以之衬托。讲完之后,仍不见葛先生有任何大举动,在他的想象当中,当葛先生听到冤女诈尸之后,必定会从藤椅跃起,然后披袍挂剑前往绿鸭村。但见葛先生悠然自得的闭目养神,不时的抿一口茶水。村人此时不敢再轻言乱语,只得在一旁静静的候着,眼观葛先生所居住的这间屋子,顶棚是由黄纸裱糊,黄纸上用朱砂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还有八卦图等等。来人盯久了,只感觉到眼花缭乱,直至天旋地转,身体摇摇欲醉。
就在此时,葛先生猛的睁开眼睛,本是浑浊的双眼忽然大放光芒,仿佛眼前摆着一堆金条似的。他起身走向屋角的暗红色木柜,身后的藤椅随着他的起落摇晃的更厉害了,村人忽然觉得藤椅具有无限的诱惑,很想坐上去摇晃一阵,虽然这间屋子很压抑,但是有顶棚和墙壁上贴着的这些黄纸朱砂文,显然这里是很安全的。
暗红色木柜咯吱一声打开了,葛先生弯下腰一阵翻腾,拽出一个大包袱,叫村人背着,自己轻握着劣质紫砂壶出了门,径直往三道岭外走去,村人背着大包袱,暗想着包袱内有何神秘物件,一双大脚绕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追撵着葛先生,看葛老汉身体枯瘦,不想他在三道岭怪石密布之间走的却是那么轻巧快速,村人竟然疑惑起葛阴阳使了什么道法,好比《天龙八部》内的凌波微步一样。
三道岭经过一夜的暴雨洗涤,树木花草清凌凌的伸展着,被暴雨打翻的叶子,迅速吸收了水分,顽强的生长起来,所以,经受住暴风雨,才能得到更深的滋养,葛先生看到大自然的神奇,想到了自己,如果自己真的能顶得住这件恐怖事件,那么十里八方毕竟大震威名,以后谁家看风水瞧下葬驱阴气不得来找他,干阴阳这行,虽然自己对鬼神也半信半疑,但是对别人信口开河滔滔不绝的大将风水之说,那也算小有成就,讲这些讲到电视上,那就是文化,那就是国学。
三道岭本来是没有名字的,也是没有人居住的,在那个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岁月,道教人士东躲西藏,有个没名没姓的小道士从千里迢迢之外来到三道岭,村人劝他放道归田,到绿鸭村结婚生子,然而小道士执意不肯,认为三道岭是所谓的奇山异树之地,岭中常年湿气重重,夏天绿意盎然,冬天大雪覆盖,颇似诸葛的卧龙岗,于是便依着中间一道岭的一颗顶大如一团云的树下造了两间小房子,造房之时,当然是村人齐来帮忙,伐岭中上好树木为檩,开岭中山石为基石承墙,不出几日,一个貌似道观的房子盖了起来。小道士当时便给山岭起名叫三道岭,而他的两件小房子便叫做三道观。之后,风霜雪月,岁月如流,小道士变成了老道士,也终无一人上岭拜师入道,只有冬日里闲散村人无所事事,相约三五之人时而拎着一瓶酒半只野鸡,时而空手,一同到三道岭找道士讲道,道士长年一人在岭,也喜得村人来往,与村人半卧于草屋,围着一盆通红的火炭讲些奇闻异谈,终日如此,后来村中有妇得一怪病,夜里一睡觉就头疼,到县上口上医治,医生们动用仪器检查半天,专家会诊几日只是摇头,定了个疑难杂症,现代医学无法解决,配些中药回家自行调养。
没有几两文化的村人只道是什么东西附体,忽然想起三道岭的道士平日里讲的那些怪谈,便求到岭上。道士二话没说,提袍下岭,在妇人家屋院内外转了两圈,指着屋内一角说:“挖下去,掘地三尺!”
掘开三尺之后,镐头叮铛一声,触到了硬石,刨开一看,是一具小石棺,道士将石棺放置在院内烈日之下,打开石棺,一股乌气冒出,石棺内摆着一根锈蚀的铁针,铁针插着一个腐烂的绣花布娃的头部。道士捏出铁针,冷笑一声说:“想不到你们祖辈之间居然有如此恶毒之人,而且深知下阵之术。”村民们不解其意,结巴着问:“怎么……怎么……”
道士甩开道袍,踢掉石棺说:“没事没事。”对着妇人又说:“以后再不会头痛!”说完将那根锈蚀严重的铁针装进口袋里头也不回的走了。
至此,妇人头症消失,村民们便对道士深信不疑,只要有个邪乎的头疼脑热便来求道,不过,头疼脑热是一般病症,道士吩咐以常理治之,一两日,三五日便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