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数据真实后,台长第一反应不是向老板报喜。</p>
亏了,他们重播时间的广告费收的太低,这么高的收视率,广告费至少要加三倍。</p>
之前签的合同不能变,以后的广告费肯定要增加。</p>
接着便是昨晚的收视率,看到数据,台长再次愣了下。</p>
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质疑和不信任,技术部长则有点慌:“台长,我保证这些都是真的,我们绝对没有造假。”</p>
“怎么可能,一共只有二十三万多部电视,收视率接近二十四万,你还告诉我没有造假?”</p>
台长猛拍桌子,怒声呵斥,昨晚的收视率增加了不少,总收看的数量是二十三万九千多台电视,差一点没到二十四万。</p>
不过这个数字绝对超过现有纽约电视的保有量,台长怎么可能相信?</p>
“台长,我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p>
技术部长很委屈,最初他也认为数据统计错了,可他的技术员总计了好几次,都是这样。</p>
不得已他来向台长做汇报。</p>
台长怎么可能相信,立刻和他一起来到技术部,再次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还是这样。</p>
“马上出去调查,到底怎么回事?”</p>
出现了超额的数据,台长不敢忽视,必须查清楚原因,否则他没办法向老板交代。</p>
与此同时,各大电视机厂都接到了纽约这边销售商的电话。</p>
他们紧急增加订单。</p>
特别是楚凌云的两家电视机厂,因为是他们电视台做的播放,很多人首选这家电视机,纽约昨天下午便没了货,不得已,从周边城市进行调货,结果还是卖空了。</p>
今天电视机厂正在想办法进行协调,保证纽约的货源。</p>
没错,数据是真实的,因为昨天的剧太好看,太火爆,很多人不断交流,一些家中没有电视的人没办法加入,原本有购买电视计划的人立刻去买,没有的冲动之下也想办法去买。</p>
还有一些人是在邻居亲戚家看的,第二天便去买电视。</p>
台长不知道这个情况,认为数据出错属于正常。</p>
出去调查的人很快回来,数据确实没错,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昨天大部分电视机销售商店全部卖空,一些人甚至开车到周边城市去买,一天的时间,纽约至少增加了上万台电视机。</p>
他们的数据不准,事实上是一万五千多台。</p>
好的电视节目,确实能增加电视机的销量。</p>
终于知道了原因,台长大喜之下再次打电话报喜,连楚凌云自己都没想到这部电视剧会火到这个程度。</p>
他是模仿八十年代那部很火的电视剧。</p>
虽然时间相差了三十多年,但美国人生活上变化并不是太大,又加上现在是娱乐匮乏的年代。</p>
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种类。</p>
一种新颖的电视剧上线,给了所有人不同的感受,凯特门连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年多来经济已经缓解了不少。</p>
这里可是纽约,大城市向来不缺中产。</p>
以前他们不买电视,或许是不喜欢,又或者是对电视的需求没那么大,现在突然有了部暴火的电视剧,加上周围的人都在谈论,让他们有种没有电视加入不了交谈,甚至落伍的感觉。</p>
这种情况下,电视机销量增加属于正常。</p>
楚凌云收到了详细的汇报。</p>
“通知电视机厂,所有人加班生产,给他们算三倍工资,务必把产量做到最大。”</p>
“告诉刘树奎,马上再去收购电视机厂,砸钱给我拿下来。”</p>
楚凌云果断下令,现在仅仅是纽约,以后可是全美,甚至还有北美和南美等众多国家。</p>
电视机的产量必须提升上去。</p>
楚凌云不知道的是,美国确实在五十年代初期迎来了电视的第一波大爆发,他正巧的站在了这个风口浪尖,并且提前吃到了第一口的红利。</p>
一家欢喜几家愁。</p>
另外的电视台看到他们的收视率,所有人皱起了眉头。</p>
惨不忍睹。</p>
电视机销量暴增,他们的收视率不增反降。</p>
在黄金档时间,最高的收视率降到了三千多。</p>
他们的老板和股东已经表达了不满,让他们立刻想办法跟进,做出和楚凌云电视台一样的好节目,必须把收视率抢回来。</p>
广告商们更是集体抗议,这样的收视率纯粹是浪费他们的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