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我怎么没听说过啊?”</p>
“你见识短吧!”</p>
“我见识短?我草我就是武夷山本地人啊!”</p>
“楼上看口音不像。”</p>
“汗,我是跟张烨学的,我真是本地人啊,武夷山的茶叶也有不错的,有名的,可从来没有什么大红袍啊!”</p>
“没错,我也是本地人,真没有大红袍这茶叶,我家是茶商,爷爷和父母这一辈的人都是搞这个的,如果有大红袍这种乌龙茶我不可能没听说,乌龙茶就那么些,我倒着都能背出来啊!”</p>
“那不对啊,舌尖上说的是怎么回事?”</p>
“是不是说错了?”</p>
“还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这不是扯淡么!三次就坛了啊!”</p>
“要是真按舌尖上说的,那这茶叶还不得是国内第一茶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然后连本地人都不知道?”</p>
“不能啊,张老师做节目很严谨的啊,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p>
网上争论不休,而且越争论动静越大。</p>
很多不喜欢张烨的人都找到了机会,立刻披挂上阵了。</p>
“张烨就是胡说八道!”</p>
“还大红袍?你瞎编的吧!”</p>
“哪儿有这种茶叶!”</p>
“这节目也太不负责任了!”</p>
“这是欺骗观众啊!”</p>
“野山上的破茶树,能好喝才怪啊!”</p>
末了,一些本地人甚至是本地茶商也纷纷在微博上露头了。</p>
一个福建茶叶店老板道:“大红袍?恕我孤陋寡闻,真的没听过。”</p>
一个武夷山做乌龙茶的商人道:“我也没过,有这么好的茶吗?要是真有节目上说的这么好,全世界就这么几棵树,且还口感香味这么优益,那还不得卖出个天价?不可能没人知道呀。”</p>
有个茶叶协会的专家也出来了,“这是什么茶?”</p>
一时间,舌尖毫无征兆地迎来了一大波骂声,骗子啊,不负责任啊,假节目啊,等等标签都给他们贴上了!</p>
……</p>
家里。</p>
闫天飞紧急联系到了张烨。</p>
电话中,老闫声音急切,“小张老师,你上网看了吗?这大红袍是什么情况?真没有这种茶吗?”</p>
张烨笑笑,“是他们孤陋寡闻。”</p>
闫天飞愕道:“那可都是本地茶商啊,他们也不知道?”</p>
张烨说道:“闫总,我做节目从来不搞那一套虚的,您又不是不知道,这茶肯定没得挑,只不过识货的人不多。”</p>
听完,闫天飞也放心了,“我就说嘛,你小张做事从没让人失望过,行了,那我就知道了,危机公关也不需要了?”</p>
张烨道:“不需要吧?看情况,我来处理。”</p>
闫天飞道:“好,年底了,你就辛苦辛苦吧。”</p>
张烨笑道:“应该的。”</p>
网上还在争辩。</p>
舌尖第一次出现了信任危机。</p>
事情是在第二天出现的转折。</p>
舌尖的收视率太高了,已经是一档国民纪录片了,虽然一个镜头都能引起全国观众的瞩目,那从未耳闻的大红袍自然也被无数人关注着,这不,就有不少当地的茶商甚至是本地茶协会和全国茶叶相关组织的人慕名前来,坐飞机不远万里赶过来的都有,这一下,把武夷山景区的管委会也给惊动了!</p>
武夷山景区的人一看这个阵势,只能带着人进了景区,其实就连他们的很多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有这么几株茶树的存在,因为太不起眼了啊,根本就没人搭理过,没把那几颗破茶树当回事儿,不然当初卖给张烨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痛快了,甚至还把张烨当成了一个冤大头!</p>
寺庙找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