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p>
上午九点左右。</p>
央视电视台大院。</p>
车开到门口,杆子本来还挡着,结果门卫一看车子后,就哆嗦了一下,连问都没问车里是谁和有没有通行证,就把杆子打上去放行了,然后挑着脖子,眼神带着复杂和苦笑地望着远去的宝马x5。</p>
又是这辆车!</p>
那位扫把星又回来了啊!</p>
车里。</p>
董杉杉纳闷,“不需要通行证吗?”</p>
姚建才说:“张儿跟导演组约好了。”</p>
董杉杉说:“约好了也得看证件啊?”</p>
张烨却笑道:“我车牌就是通行证啊。”</p>
董杉杉笑道:“你再闪着腰。”</p>
其实真不是张烨吹牛。</p>
在央视,张烨这辆车没有一个人不认识!</p>
有多久了?</p>
半年?</p>
一年?</p>
或是更久?</p>
看着电视塔,张烨有些唏嘘。</p>
你好央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p>
往停车位一停,张烨和姚建才、董杉杉仨人就下了车子,上楼来到了春晚导演组的办公区域。今天张烨几人过来就是和栗柯打个照面,和语言类导演组开个简单的碰头会,了解一下风向和作品需求,这才方便他们把本子选出来,至于春晚的一审还要过些天才开始呢。</p>
碰头会。</p>
一审。</p>
二审。</p>
这就是央视春晚筛选的基本流程。</p>
当然,有时候也有三审,这个不一定。</p>
办公区也是乱糟糟的一片。</p>
春晚导演组是刚刚召集成立。总导演今年是栗柯来救场的,语言类导演由一位著名编剧扛旗。其余导演组的团队,大概还都是老一套的班子,多数人马都是央视几个频道的工作人员,以央视一套为主。</p>
“老徐!”</p>
“在呢!”</p>
“栗导呢?”</p>
“上面来领导了,栗导在沟通。”</p>
“我这边有急事啊,舞台方案到底定不定的下来啊?”</p>
“上面不同意,说太铺张浪费,不批。”</p>
“哎呀那怎么办?”</p>
“看栗导怎么和上面商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