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槐伯原是先帝看中,正要提拔的近臣。</p>
后来江山大乱,静王勤王入京,先帝驾崩,槐伯便也退出朝堂,成为了睿王府总管,扶持小主子。</p>
这些年来,他除去掌管睿王府中事务、王府产业,协助容澈设立七楼自保之外,也对朝中大小官员十分了解。</p>
三品以上他都让人探过底细有过记录。</p>
禁军副统领是从三品的武将,还是皇帝近臣,至关重要的位置,槐伯当然更不可能放过。</p>
容澈吩咐他之后,只一夜而已,他便将应风林的讯息送到了容澈手上。</p>
应风林,三十五岁,平金渡人。</p>
父母双亡,家中已经没人了。</p>
十六岁参军,在军中没有什么大的功勋建树,但是升迁极为稳定,基本是两年一升迁。</p>
二十五岁时就被调到了京中来。</p>
后来进入皇城禁军队伍,是景和帝钦点的。</p>
槐伯说道:“没有大功,竟然能升迁的这么稳定,已经足够稀奇了,二十五岁就能调到京中军营,更是稀奇。”</p>
要知道好多文韬武略的,如果没有门路只怕一辈子都会被埋没。</p>
而应风林,基本算得上是平步青云了。</p>
倒不是说应风林无能。</p>
而是京城本就是英才聚集之地,在这样的地方,应风林只能说平平无奇。</p>
一个没有功劳还不算太有本事、还没有家族支撑,毫无背景的应风林,是怎么能够平步青云的?</p>
后面景和帝钦点他入禁军队伍就更加古怪。</p>
禁军近身护卫皇帝安全,护卫皇城,是皇帝手中最利的一把剑,也是面前最强盾牌。</p>
这样的一支队伍,人员选拔极为苛刻,来路大致有几个方面。</p>
一是各地军中出类拔萃者,由各地军方举荐进入禁军队伍,二是从每年武试之中挑选名列前茅者,三是江湖高手投身……</p>
无论是从哪一路选出来的,背景几乎要查到上三代甚至四代。</p>
身家背景完全干净才可能留用。</p>
应风林不是武举出身,不是地方军中出类拔萃者,也不是江湖高手。</p>
但就这样的人,竟然被景和帝钦点进入禁军队伍,如今都做到了副统领。</p>
想当初容澈推柴方毅入禁军,可花了不少心思。</p>
槐伯大胆猜测:“难道这个应风林,是别人安排进去的吗?是凌家吗?可他现在又失踪了。”</p>
“是不是被陛下发现了,所以秘密抓了起来——”</p>
容澈淡淡出声:“我猜是陛下。”</p>
槐伯紧皱眉头:“陛下为何安排这样一个人?”</p>
“平金渡。”容澈的手指点在那张应风林所有讯息的纸张上,“槐伯可知这是哪个州府?”</p>
“似乎是……珲州?”</p>
“就是珲州,咱们那位蓉妃娘娘便出身珲州。”</p>
槐伯恍然大悟,“所以这个应风林能被安排进禁军队伍,是和蓉妃娘娘有关?”</p>
“不错。”</p>
容澈眸光深深:“我想这位应副统领进入禁军,应该是陛下为蓉妃所提拔,想让蓉妃稍有依仗。”</p>
毕竟蓉妃没有背景、没有儿子。</p>
所谓圣宠,在京中世家大族之中什么都不是,景和帝为蓉妃找一些依仗,来日容灿也能嫁的好一些的世家。</p>
或许景和帝还为蓉妃那个未出世的孩子考虑吧。</p>
但既是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失踪?</p>
这京城,有什么人能让一个人悄无声息就失踪……还难以追查?</p>
容澈拇指和食指指尖轻轻捻起,眸光幽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