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其他类型 > 文豪1978 > 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月票加更)

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月票加更)(1 / 3)

人在彷徨时总会犹豫不决,穿越到七十年代两年多时间,其实林朝阳并没有什么笃定的目标去实现,更多的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p>

就好比那些被揠苗助长了十二年的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只想躺平摆烂。</p>

这一年多他习惯了在燕大的工作和生活,也习惯了兼职写作赚点外快,平时也不觉得什么,可当有一个看似更好的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却没有任何心动。</p>

在那一刻,林朝阳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选择。</p>

不同的选择摆在你面前,有时候你其实并不需要知道你想要哪个,只需要知道你不想要哪个就够了。</p>

在林朝阳的内心,至少目前在燕大的工作和生活是他所喜爱的。</p>

赶在十一前的最后一天,林朝阳又跑了一趟人文社,将吴祖缃写的序言交给李曙光。</p>

“吴祖缃?你跟他关系好?”李曙光看着文章的署名,十分惊讶。</p>

林朝阳当然不能说这序言是好了润笔费的,“还成,楼上楼下的邻居。”</p>

“哦,对了,你也是燕大的。”</p>

李曙光感叹了起来,“还是伱们在燕大工作好啊,随便拎出来一個同事,可能都是名震一方的大师。”</p>

大师也要润笔费,这谁能想到,林朝阳心里偷偷的吐槽着。</p>

聊了几句,林朝阳本以为这就算完事了,没想到又被李曙光给拉住了。</p>

“朝阳,你那部《高山下的花环》最近广受欢迎啊,有没有想过出个单行本?”</p>

人文社愿意给他的出单行本,林朝阳当然高兴,又能收稿费了。</p>

不过因为《高山下的花环》题材和内容的特殊性,他也不敢冒然答应,回头还是问问大舅杜若林吧。</p>

了解了情况,李曙光点了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到,是应该通个气,那我回头等你消息。”</p>

“好。”</p>

两人在办公室聊完了事,林朝阳本想离开,却被隔壁的《人民文学》的崔道义叫住了。</p>

“朝阳,最近动笔没有?”崔道义问。</p>

林朝阳摇了摇头,“没有。”</p>

“想法呢?有没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交流交流。”</p>

“今年刚写了两部中篇,哪有那么多的想法啊!”</p>

林朝阳前两天才刚把答应《收获》的那份稿子邮出去,这几个月他就没停过笔,最近只想好好放松摸鱼。</p>

崔道义闻言很是遗憾,“你们年轻人思维活跃,有了想法还是要及时动笔。”</p>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听见走到编辑部门口的王扶高兴的喊着道:“老崔,瞧我把谁给你请来了!”</p>

两人循声望去,见王扶引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走进编辑部。老者头发花白,上身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下身是黑色长裤,脚下布鞋,无论是衣着还是气质都很朴素。</p>

崔道义站起了身,还没等他开口,王扶便道:“燕京京剧团的汪曾琪同志!”</p>

崔道义走上前跟汪曾琪握了握手,他和汪曾琪早些年就认识,那个时候崔道义才刚刚参加工作。</p>

两人寒暄了几句,崔道义又给汪曾琪介绍起了身边的林朝阳。</p>

“这位是林朝阳同志,笔名你应该听过,许灵均!”</p>

汪曾琪面露讶色,“没想到红遍大江南北的许灵均竟然是这么年轻的一位同志。”</p>

“您过奖了。我看过您的散文,写的真好。”林朝阳客套了一句。</p>

闻言,汪曾琪的脸色更讶异了。</p>

汪曾琪出身西南联大,从1940年便开始写和诗,早年颇有才名。但因为创作难以糊口,便委身在联大同学办的中学里当了几年老师。</p>

建国前夕他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算是参加了革命。50年调回燕京,成了燕京市文联的文学编辑。</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