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十一章 乖巧(1 / 2)

“今年正月的时候,咱大唐下嫁了个金城公主给吐蕃人,但也没听说吐蕃人就因此安稳下来。”</p>

陈年说道。</p>

王镇原身常年在京城混饭吃,对边关上的事情知道的反倒不如陈年多,不由得又多问了几个问题。</p>

陈年这时候才有些不好意思道:“小人这些话也是听别人说的,哪里就什么都知道了。”</p>

他想了想,又道:</p>

“其实不怕都尉您笑话,小人也是想去边关上博个一刀一枪的军功,实打实地瞧瞧塞外风光,听说咱们长安的胡姬全都是那儿买卖过来的,小人......”</p>

“你到底是想看塞外风光还是想看异域风情啊?”</p>

王镇在心里吐槽了一句,有些好笑地拍拍他的肩膀,心里却也不由自主地循着陈年的话头想了想。</p>

自己如今在长安做禁军,替李隆基做事,官儿升的肯定比在边关上当丘八要快许多。</p>

明面上看似裹挟政治风暴中身不由己,但自己只是个小人物,也没谁会来特意针对,只要走稳一点,大体上就是安全的。</p>

那些在边关上的人,若是能有机会跟王镇交换一下地位,他们怕是哭着喊着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p>

但人都是积极向上的,譬如说饱暖思淫欲。</p>

王镇终究是个男人,心里也向往古代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相比于对外开拓,在京城做这些蝇营狗苟的“鹰犬之事”,着实没什么意思。</p>

......</p>

“临淄王最好还是管管手下那些禁军吧。”</p>

太平公主端坐在榻上,坐姿随意,相王李旦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临淄王李隆基则是站着。</p>

看似,是一家人在屋内谈话,实则是朝中的两方势力站在了明面上打量彼此。</p>

光李隆基自个还算不上一派势力。</p>

姑侄俩明面上一团和气,李隆基站在旁边默默地听父亲和姑姑说话,但后者话锋一转,居然把矛头对准了自个。</p>

“姑母说什么呢?”</p>

李隆基疑惑道:“侄儿怎么管的动禁军,而且还是宫中的。”</p>

这话连他亲爹相王都有些听不下去,在旁边问道:“前几日夜里,宫中那事,不是你带着禁军进了玄武门......”</p>

“诶,父王这话可冤杀儿了。”</p>

李隆基当即叫屈道:“儿是奉了姑母之命才敢带兵的,要不然就儿这点本事,哪能调得动禁军?当时薛表弟也在,实际上是他派遣调动各路禁军,儿当时只不过是披甲入宫做个武夫,哪能...号令众人?”</p>

太平公主顿时被噎地没话说,姑侄俩私底下还有些事情瞒着相王,她总不能现在就开始摆证据拉人证来证明自己没有掌控禁军吧?</p>

听到这话,相王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p>

自己过去大半辈子都被母亲软禁或是当猴子耍弄,但自己的妹妹却始终得着母亲的恩宠,她小时候或许还有些良心,但现在,若玄武门真的在她手里,相王哪敢再用身家性命去赌她的善良。</p>

他皱起眉头,默默不语。</p>

太平公主顿了顿,轻笑道:“那本宫可不记得让那些禁军在长安城里四处作乱,以至于民不聊生!刑部和大理寺今早联名上奏,说宫内禁军出宫后所作所为大多不法。</p>

本宫现在敢说我从没教他们这样做,但你呢,你怎么说?”</p>

李隆基这时候没法回答,不管怎么样说,太平公主那边必然都有套子让他钻,因此一时间只能沉默。</p>

“好了好了,一家人,好好说话。”</p>

相王终于开口道,他先是示意儿子过来,然后不紧不慢地在他头上拍了拍。</p>

“若真的做错了事,那就去改。你姑母是你长辈,提出来是为了让你改正,晓得么?”</p>

“儿知道了,多谢姑母教诲。”</p>

李隆基满脸乖巧。</p>

“好了,你也是长辈,还跟小辈斗气,这怎么好意思的。他是我儿子,是你侄儿,以后他不管怎么样都是要你帮衬着的,咱们是一家人啊。”</p>

相王看向自己的妹妹。</p>

没等太平公主开口,他又缓缓道:</p>

“所有兄弟姐妹,到头来只剩下咱们几个,兄长崩了,就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头,一个做了大唐天子;话说回来,兄长还在的时候,就算那些朝臣时常非议,说他诸事糊涂,但他可没亏待过咱们这些家里人。”</p>

相王口中的兄长便是先帝李显,听到这些话,太平公主也不由得默然。</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