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86章 他们当得起更好的(1 / 2)

李基自然不知道甘宁的叔父居然还是自己的真爱粉,锦衣司的业务也远远还没有发展到益州,对于江值的信息知之甚少。</p>

在李基安排妥当了那三十万担粮草的运输问题,离开丹徒县返程吴县之时,倒是从刘洋所汇报的信息之中得知了甘宁与江值时时讨论海图绘制之事,继而得知了江值居然是个罕见的懂得绘制海图之人。</p>

这对于李基而言,无疑是个意外之喜。</p>

毕竟,海图绘制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冷门到极点的杂学,想要找到一个懂得绘制海图之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p>

李基原本的打算是返回吴县派人询问蔡昭姬可有相关藏书,再想办法从桃园众之中临时培养几个懂得如何粗略绘制海图的少年,然后派那几个少年随甘宁一同出海的。</p>

灯塔、渔业码头、腌制场所、道路铺设……</p>

纵使距离极远,但李基偶尔却是能听到那群在用饭的青壮劳力们,不时响起的爽朗笑声以及对未来的期待。</p>

赵云闻言,心中为之震动。</p>

粮可饱腹,但想要真的养出力气,肉食是必不可少的!</p>

只是,大汉的养殖业并不发达,如今的吴郡也暂时还没有可以大规模养殖鸡鸭猪羊的条件。</p>

因此,鱼肉无疑成了最佳的选择。</p>

而赵云则是走到了马车旁,问道。</p>

略微沉吟了一阵,李基将灯塔、渔业码头、腌制场所、道路铺设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推进计划在竹简之中书写完毕,然后则是再另行下写密令,准备让二三工匠沿着李基所知道的思路迅速研究出晒盐之法。</p>

赵云见状,连忙扶着腰间佩剑跟了上去在左右护卫,且令一队留在原地保护马车,另一队则是远远跟在后方保护。</p>

李基摆了摆手,率先朝着西面走去。</p>

“此处是毗陵县往西约十里外吧?”李基相当肯定地道了一句。</p>

赵云见状,朝着在周边警戒的亲卫骑兵喊了一句。“二三子,牵马过来。”</p>

且在这个没有什么重型机械的时代,所能依靠的唯有人力。</p>

“感恩、勤劳又朴实,他们当得起更好的生活,他们该安居乐业,而不是颠沛流离……”</p>

或许,冰鲜都知道是一个极好的选择,甚至制冰的话对于李基而言也不算是什么难事。</p>

李基思索了一下,开口道。“这里往西二里地,吾记得便是吾规划的一条需要挖掘的河道何在,且去看看。”</p>

如今,有了江值的存在,这倒算是省了李基的不少事。</p>

吴郡本就运力不足,效率也低,李基又怎么可能采取那种想当然的方式。</p>

而在“以工代赈”之中,单纯的五谷粮食是不足以补充青壮劳力每日的消耗的,甚至就连军中士卒想要每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同样对于肉食有着相当的要求。</p>

“无碍,一些时局上的小问题罢了。”</p>

“约莫还需半天路程。”赵云答道。</p>

且在天子刘宏尚未驾崩的阶段,由海水晒盐而成的海盐无疑是不能流入市场的,李基只准备用于内部腌制鱼肉所用。</p>

至于腌制场所,则是一个基于时代的无奈选择。</p>

很快,随着李基越过一处小坡,映入眼帘的则是远处一处约莫有着数千人正在不断挖掘河道的场景。</p>

“先歇息一阵再赶路吧。”</p>

没有灯塔,渔船返航将是个大问题。</p>

然而,问题不在于制冰是否麻烦,而是运输效率的局限,让就算可以大规模制冰对于渔获进行保鲜也没有意义。</p>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p>

李基平静地摆了摆手,然后打量了一下四周。</p>

“停!”</p>

顿时,整个朝着吴县折返的车队随之停了下来。</p>

还是那句话:九族的羁绊,不容小觑!</p>

如果是采用冰鲜的方式,在基本是通过人力进行运送的三百斤货物之中得有一百五十斤是冰块。</p>

李基则是以食指轻轻抹去了眼角的泪迹,语气充斥着感慨地道了一句。</p>

注意到李基状况的赵云,轻声道了一句。</p>

只是在只有沿岸零星渔民捕捞的大汉之中发展出成规模的渔业,那么李基就不得不建立出成套的相应配置。</p>

“他们没有负了我们,我们更不该负了他们。”</p>

灯塔、渔业码头、道路铺设这些自是无须多言,这些都是必须要打造出来的。</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