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89章 颍川访才(2 / 2)

不过,郭嘉倒也没有什么为颍川世家与士子辩解的意思。</p>

随着颍川名声日盛,世家逐步壮大,郭嘉明显感觉到了整个颍川郡开始固步自封,有眼无珠之辈确实不在少数。</p>

纵使颍川之中同样不乏有识之士,颇为看好刘备今后的发展,但是碍于家族的整体立场,他们也不可能自行投靠刘备,否则必然会导致家族私学被其余私学合力排挤。</p>

而郭嘉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旁系,且早早就已经投到了刘备的麾下。</p>

此番郭嘉返回郭氏,同样也发生了一些既愉快又不愉快的事情,那便是郭氏将郭嘉完全从旁支之中划了出去,彻底与郭嘉撇清了关系。</p>

自此,郭嘉便不再是颍川阳翟郭氏之人,而是让郭嘉自成一脉。</p>

这既是郭氏为了避免遭到其余颍川世家的排斥,亦算是一种偷偷押注的小心思。</p>

尽管郭嘉这一笔注的重量,在郭氏看来比蚊子腿都尚且不如。</p>

不过郭嘉并没有准备将此事说出来向刘备讨些赏赐之类的,而是直接将此事直接埋在了心底。</p>

郭嘉相信刘备的未来,相信说不准今后吴郡郭氏比阳翟郭氏要更加辉煌。</p>

唯一让郭嘉有些烦恼的,那便是自成一脉后,必须要尽快开枝散叶才行。</p>

这让好酒而不好美色的郭嘉觉得,此当真是个劳碌又辛苦的活计……</p>

想到这里,郭嘉暗自叹息了一声,摘下酒葫芦就是“咕噜咕噜”地一大口,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神色。</p>

不过与郭嘉沉浸于美色与美酒之间,该如何取舍的艰难问题不同。</p>

李基在明白了立场与利益上的冲突,让眼下刘备几乎不可能得到颍川世家或士子的靠拢后,转而流露出一抹冷笑地说道。</p>

“主公,纵使颍川士人不愿为主公所用,今后吾必让他们有跪地求于主公之日。”</p>

“待基返回吴郡腾出些许空闲来,一方面大力发展仁德书院,一方面基亦到仁德书院之中担任一讲师,亲自为主公教导挑选一些可用之才,必不教主公今后无有可用之才。”</p>

惹到李基,可算是惹到铁板上了!</p>

尤其是“仁德书院”渡过初期阶段,李基在尽取洛阳藏书且准备将改良纸张与“活字印刷术”放出来的情况下。</p>

很快,颍川世家就会明白双方的教育资源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p>

与私学那抠抠索索地将一份竹简交给士子们慢慢刻写的教育相比。</p>

什么一人一本?</p>

那只会让颍川世家以为吴郡印书印不过来,直接人手百本起,让每个学子都拥有最低一个世家藏书的资源。</p>

且有着东观藏书,纵观大汉……</p>

不,纵观全球,也断然没有任何势力的文化底蕴将比刘备集团来得更深厚。</p>

颍川士子此刻不投靠,那今后也不必投靠了。</p>

渐渐腾出手来的李基,准备亲自去笼络一批已知的英才幼苗,然后定期抽空亲自进行幼苗浇灌和教导工作,直接培养出一批完美符合刘备集团形状的英才出来。</p>

而感受着向来平淡从容的李基此刻一副锋芒毕露的锐气,刘备却是觉得心中郁气顿消,笑呵呵地说道。</p>

“有子坤这言,备无虑也。”</p>

旋即,对于颍川世家已经不抱希望的刘备,也不再沿途拜访知名世家,而是准备让大军加快行军速度离开之时。</p>

这一日,却是有着两个士子打扮之人在临时营寨正门出现,递上拜帖欲求见刘备。</p>

虽说刘备对于颍川士子已经不抱希望,但却也不至于直接拒之门外,也便是直接让军士将那两个士子请进来。</p>

且刘备不忘亲自到帐外相迎,如此的礼遇,更是让那两个士子面露受宠若惊的感激之色。</p>

双方见礼后,刘备看着这两个士子刚刚及冠的稚嫩外表,并没有轻视的意思,温声询问道。</p>

“不知二位如何称呼?”</p>

“颍川徐庶/石韬,拜见刘皇叔。”</p>

这两道整齐的声音,让原本坐在帐中一角落与锦衣司正交流着什么的李基,神色微微一动,朝着帐中那两个年轻士子的方向看去。</p>

两人衣着皆颇显朴素无华,出身显然不是什么颍川世家。</p>

其中一个身材略显高大壮实,与军中壮士可相提并论的则是徐庶;</p>

另一个身材矮小瘦弱不少,脸色有几分蜡黄,面露老实之相的则是石韬。</p>

不过此刻的徐庶与石韬无疑还是籍籍无名之辈,刘备更是不可能听说过他们,所以在他们自报家门后,问道。</p>

“二位此番来访,莫非是欲投于备的麾下?”(本章完)</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