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施主若是不介意的话,不妨由贫僧为逝者诵经超度一番,或能减轻痛楚,早登极乐。”</p>
周昕或许不信所谓的佛教言论,但此刻心乱如麻,悲愤交加之下,却也是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希望如此能为自己的亲弟弟带来些许的益处。</p>
笮融见状,脸上忍不住流露出一抹笑容。</p>
对于笮融而言,若是能将周昕度为信徒,纵使此次讨伐吴郡失败,那么也将完全打开在丹阳郡与九江郡传播佛教的通道。</p>
什么千年不变的世家?</p>
什么胸怀大志的英杰?</p>
什么逐鹿天下的霸主?</p>
这些在笮融看来都是虚的!</p>
纵使如今吴郡似乎不再依赖世家而掌控治下,但只要三郡之地的百万百姓一心信奉佛教,那么只要刘备不想那些百姓暴动,就必然不敢动自己一分一毫。</p>
甚至,此番笮融参与讨吴盟军的目的,便是在吴郡大肆劫掠之余,找机会在其余三郡之中打开传播佛教的通道。</p>
这一次周昂死得好啊……</p>
周昂如此一死,即便此刻不能让周昕完全信奉佛教。</p>
今后笮融也有的是手段以超度周昂为借口,开始在九江郡与丹阳郡两地开始兴建佛寺,举行法会,迅速扩大影响力。</p>
周昂是周昕仅剩的血亲,秉承着常人一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笮融完全不怕周昕会拒绝。</p>
当即,当着周昕的面,笮融依然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率领跟在身边的几个高僧,当夜便为周昂举行了隆重的超度仪式。</p>
而待清晨统计出具体的伤亡数字后,却是让许贡、周昕、笮融等人均为之一惊。</p>
劫营的不过是甘宁所率领百人,可“营啸”爆发之下,互相残杀的士卒不在少数,以至于死伤士卒足足高达六千余人。</p>
尚未真正抵达吴郡阳羡,便已折损六千余人,这无疑给讨吴盟军进一步造成了重大的士气打击。</p>
更重要的是在甘宁劫营过后,面对着山越人还在持续不断的骚扰,讨吴盟军几乎是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神经,生怕在那不痛不痒的骚扰之中,甘宁再一次梅开二度。</p>
“锦帆贼甘兴霸”</p>
这个名字一时间几乎已经成了讨吴盟军一众士卒心中的梦魇所在,不少士卒事后入睡,都会因这个名字而再度恐惧惊醒。</p>
那马蹄声、铃铛声,就仿佛持续不断地在每个士卒的耳中不定时响起。</p>
也就是在如此紧绷的氛围下,讨吴盟军的行军速度进一步下降,明明仅仅是几十里的路程,可却是多耗费了两天的时间,方才疲惫不堪地抵达阳羡城下。</p>
这一刻,拥有着十三万余兵力的讨吴盟军看着屹立在溧水旁的阳羡城,一时居然有种解脱似的的喜悦兴奋感。</p>
几乎在踏入吴郡境内后,在山越人的骚扰与甘宁的威胁下,整个讨吴盟军几乎就未曾好好睡过一觉。</p>
当下,讨吴盟军已然可以用疲乏不堪的状态来形容。</p>
而与讨吴盟军如今一种解脱似的感觉相比,贾诩此刻亦是站在阳羡城的城头处眺望着远处从山林小道中缓缓出现的讨吴盟军。</p>
“可终于是到了,当真是让老夫一阵好等啊。”</p>
一副和善无害之色的贾诩,轻轻捋着颌下长须,脸上亦是浮现着慈悲的笑容。</p>
甘宁的百骑袭营,完全是贾诩预料之外的事情。</p>
此前,贾诩完全没想到甘宁居然会有如此胆魄且勇猛,以至于所制定的疲敌之计效果远比预料要好。</p>
“放心,很快就让诸位解脱……”</p>
贾诩悲天悯人地低声道了一句。(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