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凌回身落座,崔影给场中人打了个手势,扬州府总商竞标大会正式拉开序幕。</p>
府衙中的绍兴师爷,敲响了铜锣登场,清了清嗓子,与堂下人高声唤道:“诸位静一静,已到了大会开始的时辰。”</p>
堂上气氛为之一静。</p>
坐在商贾中居中位置的薛宝钗,不禁抬头循着岳凌的方向望了眼,双手交迭在身前,深深的吸着气。</p>
身旁是同行的薛家掌柜,临时从外地调来,为薛宝钗打着下手,做些辅助。</p>
“太太,咱茶行的表单都交上去,没有差错。”</p>
薛宝钗轻点螓首,“好。”</p>
台上,绍兴师爷继续高声道:“今日诸位皆知,是盐院招标总商的日子,总商之于盐务为骨上之筋,不可或缺。”</p>
“此大任今日究竟能降在孰身,还得看各位的表现。”</p>
“首先,诸位先见过三位大人,安京侯岳侯爷,扬州知府崔大人,盐院林大人,今日共同做见证,评选出扬州最适宜上任总商之人。”</p>
一阵掌声雷动过后,师爷又道:“诸位身侧,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身份牌,当开始叫价之时,便可举牌示意。”</p>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一项,点验盐引。”</p>
一官吏走上台前,捧着一方名册,师爷拾起,捻开扉页,开始宣读各家接收新盐引的数量。</p>
“旭福盐行岑家,三百七十票;邱记盐行,三百七十五票……”</p>
师爷一面报着各家账面上的实力,一面由官吏核对着各家的身份。</p>
当报菜名似的将花名册读完,才来到了正式拍卖的环节。</p>
“现在,诸位的身份皆已明了。接下来便开始竞拍总商资格,先拍鲍家的盐田,底价为十万两,在此之上一次一万两起拍。”</p>
师爷话音还未落,便有人举牌道:“十一万两。”</p>
“好,邱记盐行十一万两。”</p>
“十二万两。”</p>
“旭福盐行十二万两。”</p>
“……”</p>
鲍家的盐田过多,分块拍卖,薛宝钗也在其中买入了自己看好的盐田,并未引人注意。</p>
将盐窝分完,接下来才是重头戏,要真正开始竞争总商的资格。</p>
连盐田都没占下的,当然就没有上桌竞争的机会了,从最初的门票盐引,到方才的盐田竞逐,已经将商贾们筛选出了大概。</p>
最后,只剩五家还有竞逐的能力,其中便包括了薛宝钗所扮演的茶商。</p>
“好,盐田既有归属,接下来便是各位竞比优势的时候。”</p>
座位最前方,应声起立一人,羽扇纶巾,面白少须,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语气却咄咄逼人。</p>
“本人出自金湖,是为裴记坊的东家。”</p>
众人闻声窃窃私语,金湖裴记坊,近来风头正盛,烟花生意做得极大。</p>
只是这烟花季节性太强,要想真正翻身,确实还需要一项更赚钱的买卖,显然盐商就很合适。</p>
且金湖裴记坊也不少用盐,自产自销,还有诸多便利。</p>
“盐库收盐,本人以每引八钱银子上缴盐库,诸位抬爱了。”</p>
“什么?八钱?”</p>
一句话丢出,便让堂上炸开了锅。</p>
八钱银子是生产盐的成本,其中包含了盐户的收入,燃柴以及缴纳官府的场税,余下的才是场商的收益。</p>
而场商的报价越低,运商拿引的价格便越低。运商缴纳盐课按引结算通常是个定额,价格越低,盐引发的越多,官府收缴的盐课也才越多。</p>
压低价格,便可以看作是损己利人的行为,让逐利的商人无法接受。</p>
“八钱银子还搞个毛?将盐场的本钱赚回来还不知是哪个猴年马月!”</p>
众人一片嘈杂,原本志气满满的几家商贾,此刻都不愿再入场竞争了。</p>
商人逐利,没有必要来到这里做一个赔钱的买卖,给官府做苦力。</p>
“我家弃权。”</p>
“我家亦然。”</p>
“亦然。”</p>
本是五家竞争,一引八钱的价格丢出来,便就劝退了三家,结果显而易见了。</p>
案后,岳凌和林如海相视一眼,皆是微微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