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8章 青年艺术家(1 / 2)

咣当咣当。</p>

京城住了段时日,江琴一家子启程返往上海。</p>

车窗外景色慢慢倒退,边华伟和江琴谈论起家里的变化。</p>

“这才过去一年,家里这改变也太大了,我都不想去上海再跟你过那苦日子了。”江琴开玩笑说。</p>

“我不反对,不过你这俩儿子可不知道答不答应。”</p>

江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明年回来,老二那四合院应该都修好了,咱们也沾沾光,住住皇城里的房子,我可从没住过那么大的院子。”</p>

“我看那院子还行,应该不用几个月就修好了,等夏天,你带他俩回去住段时间算了。”</p>

“.”</p>

火车驶出去一截儿,边华伟拿起桌上的一份《中青报》解闷儿。</p>

一个个板块看去,竟然看到一篇江弦的采访文章。</p>

文章高度赞扬了江弦的先进光荣品质,在各个艺术领域传播改开精神,担当先锋的积极作为,并在最后给出江弦评价:</p>

“他是一位青年艺术家!”</p>

边华伟的眼睛瞬间就瞪圆了。</p>

“青年艺术家!”</p>

北影厂,朱琳捧一份《中青报》读了一会儿,眼波流转,“他们给伱的评价还挺高。”</p>

“就是中青报同志们一句评价。”江弦人间清醒,“又不是什么称号。”</p>

“人民艺术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些才是真的称号。</p>

尤其是——</p>

“人民艺术家”。</p>

这是国家荣誉称号,文艺工作者至高荣誉。</p>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享有此项荣誉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三位不同领域的大师:老舍、齐白石、常香玉。</p>

对于这些荣誉,江弦只能先暂时幻想一下,梦还是要有的。</p>

“江编剧!”</p>

“江编剧!”</p>

听到喊声,江弦顺着声音望去,瞥见传达室的同志。</p>

“有个叫李景峰的人找你。”</p>

“景峰来了?”</p>

江弦心里一跳,隐约猜到什么。</p>

快步去到传达室,瞥见人高马大的东北爷们儿坐在椅子上。</p>

“景峰!你怎么亲自来了?”</p>

李景峰呲牙一笑,倒背着双手,走到江弦面前,才把手里一本厚厚的崭新书籍一晃。</p>

“可别骄傲呵。”</p>

江弦接到手中,白色封面,上面以简雅的笔调,绘了一束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右上角竖向写了简体的“芙蓉镇”三个大字,清新明快,其下即作者:江弦。</p>

《芙蓉镇》终于问世。</p>

没有书封!</p>

任何一个人,第一次看到印着自己姓名的新书,都难以克制心底的激动。</p>

此刻,江弦也难以例外,傻笑几声。</p>

“茅老爷子原本题的是繁体的‘芙蓉镇’三字,后来发现不好印刷,老太太便又去找了一趟茅盾,换了三个白话体‘芙蓉镇’字样。”李景峰道。</p>

“茅老爷子和老太太都费心了。”江弦心中一阵温暖。</p>

翻开书页,带着油墨芳香的风扑到脸上,第一页是目录,再往后翻,堪称豪华的四篇序言映入眼帘,巴金、茅盾、沈从文、江弦。</p>

最后才是正文。</p>

背面印有编辑李景峰,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正楷小字。</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