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墙墨舞,笔走龙蛇!</p>
一幅字,酣畅淋漓,犹若行云流水!</p>
最后一笔落下。</p>
陆雨投笔负手,昂立于前。</p>
禅院之外落针可闻。</p>
许久后。</p>
玄悲禅师方才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p>
“阿弥陀佛!”</p>
“好字!好诗!好茶韵!”</p>
“须臾弹指便写出如此惊世之作。”</p>
“陆居士之才老衲生平仅见!”</p>
玄苦主持亦是点头道:“陆居士之诗非但文采飞扬。”</p>
“且其中蕴含采茶制茶之真谛。”</p>
“居士非但将禅与茶合二为一。”</p>
“更将诗与茶融为一体!”</p>
“如此天纵之才,试问天下谁能出居士之右?”</p>
噗!</p>
越说越玄了啊!</p>
在两位高僧的赞颂之下。</p>
陆雨也不禁老脸微微一红!</p>
他当然知道这是玄悲、玄苦的肺腑之言。</p>
可这首诗却不是我写的啊!</p>
此诗作者乃是唐时“诗豪”刘禹锡先生。</p>
原是先生品尝GX桂平西山茶时所写。</p>
诗名便叫《西山兰若试茶歌》。</p>
陆雨之所以选择此诗。</p>
并非完全因为恰逢雷峰禅寺内有茶。</p>
而是此诗将茶的种植以及采、制、煮、饮及其功效皆描述得极为生动形象。</p>
正是极为难得的咏茶、咏禅。</p>
并意境悠远之诗!</p>
陆雨初次寻茶,几经周折。</p>
心境早已比之以往提升了许多。</p>
他深知。</p>
得好茶易。</p>
但弘扬华夏茶文明却绝非坦途。</p>
历史文明固然需要重新恢复。</p>
可自己也仍需以各种方式潜移默化。</p>
慢慢将华夏之茶道深入人心。</p>
……</p>
雷峰、圣泉两寺众僧虽不知陆雨的拳拳之心。</p>
但却已被他的才华与气度深深震撼。</p>
玄悲禅师更再无顾虑。</p>
亲自转身引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