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鹏不是一般人,当他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思绪就已经延伸到了全国。</p>
如果,如果继续打?</p>
华北丢了,江浙丢了,后勤补给怎么办?</p>
北面?西面?南面?</p>
如果海运封锁呢?</p>
想想中立法案,想想九国公约,还有对交战国的武器禁运...</p>
见俞飞鹏陷入思索,沈复兴也不着急。</p>
半晌,随着一声重重的叹息,俞飞鹏缓缓起身:“国家艰难,实属无奈,只有靠我等努力了。”</p>
但沈复兴却早有腹稿:</p>
“俞叔,我知道【中立法案】,但咱们不是没宣战么,还是能从那边悄悄私下买的。”</p>
“大不了,不买武器,买机床,买原料!我们办钢管厂,办鞭炮厂,办机械螺丝厂,日寇虽然一直在做外交施压,但这些并不违背【中立法案】啊!”</p>
“只要有这些,哪怕现有的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这些都可以大批量生产,咱们扩建就行。”</p>
沈复兴每说一句,俞飞鹏眼睛就亮一分。</p>
这些东西不是他想不到,而是时代的局限性。</p>
对于洋人的不信任与畏惧,导致他们总是畏首畏尾。</p>
而沈复兴却是站在后世的上帝视角,用现代人的思维搭配原主的商人思维,自然可以另辟蹊径。</p>
“你小子,不去经商可惜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后勤部,我可以把建设后防基地的任务交给你,考虑一下?”俞飞鹏再次抛出橄榄枝。</p>
“不了,弟兄们还在等我,俞叔,还可以考虑一下【工业大摸底】,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民间的小作坊,直接就地统筹。”沈复兴不依不饶:“我们害怕日寇轰炸,就搞离散型工业....”</p>
又是十几分钟的输出听得俞飞鹏头皮发麻,就连看向沈复兴的眼神都变了:</p>
“这些话谁教你的?”</p>
嗯!?</p>
这怎么画风变了,不是应该...</p>
可对上俞飞鹏冷冰冰的目光,沈复兴心知不妙。</p>
言多必失!</p>
情急之下,他脑子一转,脸上的激昂瞬间变成了委屈:“还不是那个廖耀湘,自负才学,天天给我洗脑,这些都是他教我的,我能有什么心思...还不是找俞叔您来要些炮弹、子弹什么的,军需官他不给我...”</p>
“陈长官可是要我给胡宗南胡军长守后路,这都是同乡,俞叔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p>
看着装傻充愣的沈复兴,俞飞鹏冷笑一声:“曾胡兵法有云,为将之人要才堪治民....这个廖建楚,不错,很不错。”</p>
“噢?寿山啊,那是自然要救的,总不好让他死在那里。”</p>
“回去吧,军需官那边我会亲自打招呼,以后这种事情,写封信给我就行。”</p>
送走滑头的沈复兴,俞飞鹏来回踱步许久,终于下定决心:</p>
“此事,非得请夫人出马才行!”</p>
而走出门的沈复兴,却是被冷汗湿透了后背。</p>
“他跟胡宗南关系很复杂,似乎是在...争宠??”</p>
正带着全旅几千人玩命拆房子、挖战壕、制造人工沼泽的廖耀湘此刻还不知道,自己的背上已经出现了一口不大不小的不锈钢锅。</p>
他只知道派去联络第78师的士兵回报,吴淞口血流漂杵,尸横遍野。</p>
师长李文知道自己有了后路,也不说谢谢,只是重重点头,将一封密信交给了传令兵。</p>
可当他打开密信后,感觉浑身发凉:</p>
“日寇军中爆发霍乱,我部亦是如此,警惕,警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