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魏叔玉转身进了国子监。</p>
在国子监内逛了一圈,到处充斥着朗朗读书声,大部分都是之乎者也什么的,魏叔玉也听不太明白。</p>
觉得无聊,他就回到了自己读书的那个书斋。</p>
刚一踏入,那些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就一股脑儿涌上来,嘴里纷纷喊着大哥……</p>
魏叔玉眼角一抽。</p>
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个土匪头子呢?</p>
“都滚开。”崔神基爆吼一声:“大哥是你们可以随意瞻仰的吗?”</p>
喝退众人,崔神基立马躬身邀请道:“大哥,请。”</p>
确认过眼神,自己貌似的确把人带歪了。</p>
崔神基这做派,越看越像狗头军师,干啥啥不行,拍马第一名。</p>
回到位置上,魏叔玉陷入了沉思。</p>
他觉得有必要改变这一现状。</p>
身为兵王,他本身就是个不受束缚的兵痞子。</p>
崔神基呢,又对他崇拜的要死,什么都学他。</p>
这风气一个个都传下去,那还得了?</p>
以后不都成流氓了吗?</p>
“大消息、大消息,今天孔师会来我们这。”</p>
“是孔司业吗?”</p>
“他要来给我们授课?”</p>
“肯定啊,孔师亲授,这可不得了。”</p>
就在这时,学子们开始沸腾起来,一个个露出仰慕的眼神。</p>
孔师、孔司业?</p>
魏叔玉想了想,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个小老头的模样。</p>
孔颖达。</p>
贞观七年他还是国子监司业,直到贞观十二年才升任祭酒。</p>
当然,仅仅司业这个身份还不至于大伙如此激动。</p>
能跟魏叔玉在一起读书的,谁家中还没个当大官的长辈?</p>
真正让人激动的是因为孔颖达姓孔,乃是孔子三十二代孙。</p>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
激动的心,颤抖的嘴。</p>
同学们一个个开始朗诵论语。</p>
魏叔玉打了个哈欠,前世就是因为读书不好才去当兵,这一听到读书声,那熟悉的困意又来了。</p>
不一会儿,魏叔玉就趴在桌上睡着了。</p>
咚咚咚……</p>
正睡的香时,耳边响起一个敲打声。</p>
睁开眼,魏叔玉就看到一个面色威严的中年儒生,正拿着戒尺盯着自己。</p>
“学堂是睡觉的地方吗?把手伸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