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疑惑的转过头。</p>
“这是老爷的笏板。”</p>
管家取出一条长长笏板递给魏叔玉。</p>
笏板是象牙做的,前拙后直。</p>
“这好像不行吧?”</p>
魏叔玉皱眉道:“我才八品,用不了象牙笏板。”</p>
笏板。</p>
用于记录君命或者旨意,也可以记录自己想要上奏的话。</p>
相当于一个记事本。</p>
武德四年以后,笏板也有等级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p>
“老爷说了,家里穷,买不起笏板,谁敢多嘴,就让他给咱家里整一个。”</p>
“……”</p>
不愧是你老魏,这借口真够敷衍的。</p>
魏叔玉接过之后一看,发现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p>
原来魏征将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也记在了上面。</p>
当即就感觉心里暖洋洋的。</p>
“你回去告诉爹,让他把身子养好了,以后自己上朝喷。”</p>
“都说老子罩着儿子,我欺男霸女的事都没做呢,就想着让我当牛做马,不地道、太不地道了……”</p>
魏叔玉摇头嘀咕一声,转身离去。</p>
永兴坊就在皇宫隔壁,魏叔玉也不需要坐马车,稍微走一会儿就到了。</p>
建福门外。</p>
天还没亮就已经围满了官员,一个个的聚在一起闲聊。</p>
见到魏叔玉后,先是愣了愣,旋即全部当作没看到。</p>
其一,派系不同。</p>
其二,双方也没多少共同语言。</p>
其三,魏叔玉是监察御史,都需要避嫌。</p>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p>
其实在有意无意间,魏叔玉的定位早已被确定。</p>
他就是下一个魏征!</p>
或许没人注意,在不知不觉间,魏叔玉已经得罪了满朝文武。</p>
长孙无忌、程咬金、韦挺、萧瑀……</p>
像房玄龄这种,魏叔玉没有得罪的,魏征也在背后推波助澜了一波。</p>
还有尉迟恭,明着是去相亲,其实也是李世民让其割断跟尉迟恭的关系。</p>
这一切,大家都很有默契的装作不知情。</p>
唯有秦琼,保持着一点关系。</p>
而秦琼连年征战,身体每况愈下,连朝都几年没上了。</p>
至于国子监大军?</p>
都还小,不过是小孩子玩闹罢了,李世民压根没放在心上。</p>
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分清自己的立场。</p>
群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时不时的看向魏叔玉。</p>
小小的身躯,鹤立鸡群,显得格外刺眼。</p>
魏叔玉没有在意,反而乐得清闲,只不过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难受。</p>
曾几何时,魏征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爬上来的。</p>
忍受着群臣的孤立、冷落。</p>
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角落等待上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