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p>
群臣哗然。</p>
下意识看向掌管税收的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p>
房玄龄面无表情。</p>
而龙椅之上,李世民同样面无表情!</p>
他为什么支持魏叔玉的重商之策?</p>
仅仅是因为一个臣子的建议?</p>
不……</p>
那是因为利益!</p>
百姓与朝廷能够双赢的情况下,他才会让魏叔玉在朝堂上发声!</p>
这才是他极力支持商业发展最重要的原因!</p>
“陛下,以江南为例,老臣以为重商之策是可以实行的!”虞世南躬身。</p>
“虞爱卿有心了。”</p>
李世民回应一句,旋即看向群臣:“众卿还有何话说?”</p>
这时候,该出列的基本都出列了。</p>
而且虞世南用事实证明,重商之策的好处,别人又拿什么反对?</p>
可现实就是这么奇怪。</p>
又有人站了出来,而且还是个老熟人……长孙无忌!</p>
“陛下,重商之策或许不错……”</p>
说话间,长孙无忌扫视了一眼群臣:“但问题是,这个政策很难真正的实施下去。”</p>
嗯?</p>
李世民眉头一皱,很快反应了过来……</p>
朝臣的反对声太激烈了。</p>
大唐还需要群臣来治理,所有臣子都持反对意见,哪怕重商之策通过朝会,估计手底下人也会阴奉阳违。</p>
唯一支持的就是虞世南!</p>
虽然吧,虞世南也有自己的一波派系。</p>
可那一派在朝堂上的势力,实在是太渣了。</p>
平时就是交流书法,写写画画。</p>
虞世南本人更是老的半只脚已经踏入棺材。</p>
他的附议除了令朝堂上多一个赞同的声音,屁用没有……</p>
“陛下,臣觉得重商之策事关重大,可以再议。”</p>
博陵崔氏的崔植出列躬身。</p>
辩不过,还不能拖吗?</p>
拖着拖着,时间久了,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p>
“臣附议。”</p>
“臣附议。”</p>
而随着崔植的话落下后,群臣尽皆躬身。</p>
一时间,朝堂上充斥着附议的声音,所有臣子对着李世民躬身,久久不愿直起身。</p>
李世民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p>
这就是朝会,哪怕他是皇帝,也是众怒难犯。</p>
“叔玉,你可还有话要说?”</p>
事到如今,李世民也没有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