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p>
再次到了朝会的日子。</p>
太极宫的中殿……两仪殿。</p>
桌案排列有序,宫女、宦官端着托盘进进出出,显得格外忙碌。</p>
此次朝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宴请外宾。</p>
所以朝会依然在太极殿举行。</p>
但在觐见完李世民之后,大唐肯定要尽一番地主之谊,宴请诸国使者。</p>
“臣等见过陛下!”</p>
随着李世民踏上龙椅,群臣参拜之后。</p>
“免礼!”</p>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打扮的格外体面。</p>
没错!</p>
李世民换新龙袍了!</p>
就现在……</p>
说话声音都比以前大不少。</p>
经过文韵阁这几个月的发展,李二的小金库又充实起来了。</p>
“启奏陛下。”</p>
话音刚落,豆卢宽便踏出一步禀奏道:“大唐声威在外,诸国倾仰,百济、新罗、吐谷浑、吐蕃、东突厥……”</p>
在罗列了一干各个国家的名称,豆卢宽才道:“各国君王派出使者,前来问大唐慰问……现已在殿外听宣,是否召见?”</p>
“宣!”</p>
李世民心中亦是有点激动。</p>
贞观七年,天灾不断。</p>
但大唐却越发的凝聚与强大,比之往年又多了几个臣服的国家。</p>
“见过唐皇陛下(天可汗)!”</p>
各国使者有序进入太极殿。</p>
见到李世民后,用着自己国度独有的礼仪对李世民问安。</p>
“免礼。”</p>
李世民脸上露出淡然的笑容:“诸位不远万里前来大唐,一路辛苦,若有需求,尽可对大唐阐明。”</p>
“谢唐皇陛下。”</p>
众使者齐齐再次回礼。</p>
“尊敬的天可汗,我等有一事不明。”</p>
含蓄了一番之后,西突厥使者突然出声。</p>
“何事?”</p>
李世民脸上依旧带着笑容。</p>
“百济对大唐崇拜不已,不远万里赶来长安,不知大唐为何取消了他们的回赐?”西突厥使者恭敬的问道。</p>
“这个问题嘛……”</p>
李世民转头看向扶余义慈:“你可以问问义慈太子。”</p>
话音刚落,西突厥使者立马接道……</p>
“天可汗,事情的缘由我们已经听说了……”</p>
“左右无非是一个商贾的问题,若因此而取消百济的回赐,实在是令我等不能理解。”</p>
“若大唐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p>
“待消息传回去后,恐诸国君王会对大唐产生猜忌。”</p>
“来年朝拜,都不知送什么好了。”</p>
西突厥的言语显得有点犀利。</p>
现今的大唐的确强。</p>
但诸国对大唐的敬意却没有那么强烈。</p>
究其原因……</p>
大唐没有将他们打痛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