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老臣可没有这样的意思!”</p>
眼见李世民面含杀意,裴寂当即认怂摆手,但还是忍不住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臣的意思是,削减封王,不止义安王、长乐王这些封王不满,其他的封王,同样也有不满之心。</p>
如今,义安王、长乐王打出‘清君侧,杀长孙无忌’的口号,正好给了这些心怀不满的封王借口!”</p>
“如果贬斥长孙无忌.....”</p>
说到这,感觉所有人看自己的目光越来越不善,连忙再次重申道:“当然,我是不赞成杀长孙无忌的!”</p>
“哼!”</p>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脸色已经黑成了锅底。</p>
但裴寂根本不在乎他的感受。</p>
眼见李世民没有开口,又叹息着道:“可是,如果事情发展到非杀不可的地步,那还不如现在贬斥,可以控制全局....”</p>
“嗯!”</p>
李世民不喜不怒地点了点头,道:“你说完了吗?”</p>
“我....”</p>
裴寂愣了一下,旋即苦口婆心地道:“我也是为朝廷所急啊!”</p>
“是!裴司空是为朝廷所急,但裴司空有没有想过,陛下若是向这些封王退让,以后陛下的政令,还怎么实施?是不是只要不顺这些封王的意,他们就能起兵反叛?”房玄龄终于忍不住开口辩驳道。</p>
“可是削减封王,真的没必要急于一时啊!咱们慢慢来不行吗?非要将他们逼反?”裴寂无奈说道。</p>
杜如晦冷笑道:“削减封王是国家的政策,就算有意见,可以议论,可以上奏,也可以再议,但起兵反叛,散布传单,耸动舆论,这算什么?这是根本没将陛下放在眼里!”</p>
“不错!此事绝不能退步!否则祸患无穷!”房玄龄附和道。</p>
“这,这这这....”</p>
裴寂环顾一圈,发现竟无人站在自己这一边,顿时语塞。</p>
而李世民则淡淡看了他一眼,平静且威严地道;</p>
“削减封王,是朝廷的决议。已经宣布了的事情,朕不想多说,现在是有人起兵反叛,朕要给所有人一个交代!”</p>
“启禀陛下,京师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封王,都到了太极殿!”</p>
李世民的话音刚刚落下,殿外就传来了无舌的禀报声。</p>
李世民眉头微皱,沉声追问:“所有的吗?”</p>
“除了亲王,只有两个未满五岁的郡王没来....”</p>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由心头一动,他在乎的倒不是那两个未满五岁的郡王,而是没来的亲王。</p>
按理来说,此次事件是郡王们的事情。但不知怎么的,李世民听到‘亲王’两个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李承乾。</p>
那逆子最近在做什么呢?</p>
自从提出让李泰编纂《贞观大典》后,好像也没有新的动静,难不成,他真的听从皇后的话,去努力学习,争取考第一了?</p>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冷不防的询问长孙无忌:“辅机,承乾有找过你吗?”</p>
“啊?”</p>
原本正在生闷气的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顿时一惊,忙道:“臣是外臣,一直遵守宫里的规矩,并没有擅自接触宫里的人!”</p>
“呵!”</p>
李世民笑了:“朕就是想问问你承乾的事,你这么紧张干嘛?”</p>
“臣,臣与承乾接触少,并不知他的事。”</p>
“不过。”</p>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如果陛下允许,臣倒想现在去接触一下承乾.....”</p>
“你去接触他干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