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太上皇,义安王已经陈兵京师了!”</p>
杜才干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赶来大安宫面见李渊。</p>
此时,李渊正老神在在的煮茶,看书,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p>
就在半个时辰前,长孙皇后还来给他请安了。</p>
其实,宫里发生这么大的事,长孙皇后不可能不知道,但长孙皇后依旧跑到大安宫来给他请安。</p>
这说明什么?</p>
说明这位心思玲珑的儿媳妇,是个很好的贤内助。</p>
她这是帮李二陛下来打探情况的。</p>
毕竟这些反叛若牵扯太上皇,会让李二陛下很为难。</p>
她也不想李二陛下与李渊再次反目。</p>
当然,相比李二陛下,对于这位儿媳妇,李渊也没什么怨气。</p>
即便她的那些小心思,都瞒不过李渊,李渊还是客客气气的将她送走了。</p>
只见李渊头也不抬的道:“二郎那边,有什么新的动作吗?”</p>
杜才干半蹲着身子,压低声音道:“回太上皇,陛下在太极殿,当着满朝文武,以及所有封王的面,说义安王此举,不是什么清君侧,是谋反!”</p>
“如今,正派人向吴国公传令,让他执义安王太极殿议论,倘若义安王敢反抗,杀无赦!”</p>
“呵!”</p>
李渊呵了一声,忍不住感慨道:“二郎打仗,无人能及,可论治国,还是差了点....”</p>
说着,便不再管李世民的事,又问起了李承乾:“我那好孙儿回来了吗?”</p>
“回来了,但好像还带了一个人!”</p>
“什么人?”</p>
“前秘书郎,岑文本!”</p>
“岑文本?”</p>
李渊微微一愣,不由道:“就是那个作《莲花赋》,替父伸冤,劝孝恭禁止抢掠的岑文本?”</p>
“对,正是他!”</p>
杜才干点头道:“昨晚,殿下还在他府中借宿了一晚!”</p>
“这...”</p>
李渊满脸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他是越来越搞不懂自己这个好孙儿了:“这个岑文本,能得承乾如此看重,莫非有经世之才?”</p>
杜才干想了想,道:“若有经世之才,陛下早就重用他了,何至于才是个从七品的秘书郎?”</p>
“不不不,要论看人,我和二郎恐怕都不及他,否则这次反叛,不可能进行得这么顺利?”</p>
“那....”</p>
“北门那边如何了?”</p>
“刘德裕跟元弘善已经控制了玄武门和安礼门,并活捉了秦琼与常何,相信用不了多久,此事便会传到陛下耳中!”</p>
“哦?”</p>
李渊眼睛一亮,顿时坐正身形,道:“这么说,那些火雷发挥了重要作用?”</p>
“是啊!若不是那些火雷,恐怕他们还拿不下北门!”</p>
“哈哈哈!我孙儿当真了得!”</p>
李渊开心大笑。</p>
杜才干微微一诧,不由道:“这件事与中山王有关?”</p>
李渊闻言,突然收敛笑声,沉沉地道:“不该知道的事,别多问,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p>
“呃...”</p>
杜才干一脸尴尬,但还是忍不住追问李渊:“既然北门都被刘德裕他们拿下了,咱们还不出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