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讲赵无恤在科尔沁建城的时候提到一个“罗马帝国正统”。</p>
罗马正统东罗马,第三罗马俄罗斯,俄国正统在沙俄,沙俄正统金帐汗,金帐汗国是蒙古,蒙古正统在漠南,漠南正统科尔沁。</p>
现在犬戎的祖先白犬又跟罗马帝国起源扯上关系了。</p>
孤证不立,现在两个证据都说明罗马帝国正统来自华夏,这应该不是巧合了吧?</p>
《史记》记载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p>
咱也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反正听了这话之后,老秦人玩命似的跟东边死磕。</p>
现在岳川一顿小皮鞭,让嬴捷断绝了东进的念头,把注意力转移到西边。</p>
“我想吃哈密瓜,想吃葡萄干,想看胡姬跳飞天舞,想骑高头大马,还有胡萝卜、芝麻、蚕豆、核桃……”</p>
“炒菜离不了葱、姜、蒜,现在葱有了、姜有了,就差蒜了。”</p>
“还有孜然,没有这玩意,羊肉串么得灵魂!”</p>
“餐桌尚未丰盛,秦国仍需努力。”</p>
嬴捷也深刻知道秦国的弊端。</p>
百姓都是在小皮鞭下表现得恭敬、驯服,但这种治理方式明显是无法长久的。</p>
老秦人之所以嚷嚷着要坑杀四十万戎人,究其原因就是不好治理。</p>
生产力低下的秦国,人需要非常辛勤劳作才能获取食物。</p>
如果不辛勤劳动,偷奸耍滑的话,劳动获取的成果甚至还赶不上每日消耗的口粮。</p>
而监督戎人劳作需要官吏甚至士兵。</p>
那么派多少呢?</p>
多了的话肯定不划算,少了的话,管不过来,甚至有可能被戎人合伙杀掉,抢夺武器,造成流寇、强盗,甚至叛乱。</p>
所以,武将们提出的坑杀是最简单的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麻烦还能肥田。</p>
不过文臣们说的也不错。</p>
用老弱妇孺为人质,逼迫戎人青壮服兵役、服劳役,或者放牧,为秦国做贡献,用戎人的血汗去供养老秦人。</p>
而且随着秦国地盘不断扩大,会有更多的异族百姓纳入秦国范围。</p>
总不能全都坑杀掉吧?</p>
必须得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行。</p>
“半部《论语》治天下?”</p>
嬴捷喃喃自语,不断重复着城隍说的话。</p>
“为什么是半部?另外半部是什么?”</p>
转念一想,《论语》还没写完,肯定是半部。</p>
不过,这半部已经足够了!</p>
一篇《马政》已经让秦国称霸西戎,一篇《殖民》足以让秦国人口快速增长。</p>
至于治理百姓,到时候交给城隍大人就是了。</p>
即便父亲不同意,等自己即位以后不就行了?</p>
而这一切的关键是让百姓识字,至少能看懂“禁止随地便溺”这种最简单的文字。</p>
“秦国,必须引入龙文才行!”</p>
挨鞭子的第二天开始,秦国使团也行动起来,每天陪着许石到处考察、参观,体验姜国的市井生活,感悟文字的作用。</p>
许石花钱不像嬴捷那般大手大脚,更不会大手一挥,今天的消费本公子买单。</p>
许石精打细算,甚至是锱铢必较。</p>
一个钱就是一个钱,绝不会多给。</p>
这个过程中,嬴捷还发现,姜国使用的货币是统一的。</p>
都是外圆内方的姜钱,也叫功德无量钱。</p>
每一枚钱币都做工精料、用料十足,百姓们认可度非常高。</p>
想到这,嬴捷把钱袋子里铜钱都倒到桌上玩消消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