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板的都不傻,傻子也当不成老板。</p>
龙阳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是因为没有岳川这样的人给他剖析问题。</p>
姜国虽小,可也是一直在征税的。</p>
问题是,这些税都到哪去了?</p>
以前总觉得是姜国太穷,或者自己花的太多。</p>
现在听了岳川一席话,龙阳恍然大悟,这些钱都被下面的人分了。</p>
更可气的是,他们以一种很合理的方式分了。</p>
很多官员压根就不应该存在。</p>
为了征一百斤的粮食,却要用到十几个官员胥吏,而这十几个人的吃喝花销已经远远超过一百斤粮食。</p>
怎么办?</p>
那就加征,征两百斤吧。</p>
这时候,长卿发话了,“征税、征粮,就等同行军打仗中粮草运输。大军千里远征,后方一百斤粮运至前线,只剩十斤。官员胥吏便如同这千里战线,王子殿下欲征十斤粮,百姓却要付出一百斤。九十斤粮便被官员胥吏层层吞没了。”</p>
岳川点头,随即说道:“这还是平时!如果哪天有了水灾、旱灾、瘟疫,百姓处于水火之中,急需救济时,君上调拨一百斤粮,经过官员胥吏层层盘剥,真正送到百姓手中,可能只剩十斤。就这,还是官员胥吏良心发作的结果!”</p>
龙阳瞬间跳起,“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以往姜国有灾情,我都是亲自前往,把赈济的钱粮送到他们手上。谁也不敢贪墨!比如紫霄门在城中胡作非为时……”</p>
龙阳瞬间打住。</p>
紫霄门这点事情才多大?</p>
如果真是大灾大疫,成千上万人受灾,自己能挨家挨户上门吗?</p>
最后不还是要借翁胖子等人之手?</p>
翁胖子是自己的贴心人,但其他人呢?</p>
龙阳底气不足的说道:“百斤之粮贪墨九成,这也太夸张了吧?”</p>
岳川反问道:“这一百斤粮是干什么的呢?”</p>
“当然是赈济灾民!”</p>
岳川呵呵一笑,反问道:“那么,官员胥吏是不是灾民?他们需不需要赈济?他们不吃饱,会有力气给君上干活吗?”</p>
龙阳瞬间呆滞。</p>
王建低声说道:“琅琊曾三年大旱,又遭遇蝗灾,百姓颗粒无收。君上调粮赈灾,然而,百姓一粒谷子都没有见到。”</p>
长卿顿了顿,说道:“乐安也有这种事情。”</p>
孔黑子叹息,“曲阜也有。”</p>
一个又一个人坦言承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