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之间的气氛一直在古怪的延续着。</p>
皇帝很尊重自己的母亲,孝顺之余,甚至会经常就一些问题去请教太后。</p>
可现在太后却面无表情,说出的话让人心惊。</p>
“若是一个皇子也就罢了,可现在是两个。你想怎么办?”</p>
“只要开了争端,你想怎么办?你能怎么办?”</p>
“母后,不会……”</p>
“不会?想当年先帝被汉王和赵王挤兑时,什么不会?若非是文皇帝不想动摇嫡长,此刻谁说得清?”</p>
“母后……”</p>
“本宫与你说清楚了,当年你父皇太胖,而且太过亲近文官,你皇爷爷确实是动过那个念头,而且不止一次!”</p>
“那年你皇爷爷准备废了你父皇,是本宫去了你皇爷爷那里,只说了一句,你可知道本宫说了那一句?”</p>
朱瞻基抬头,有些茫然,不,是无从选择的沮丧。</p>
太后见他依旧是这副模样,不禁叹息道:“本宫就说了一句,始作俑者。”</p>
始作俑者……</p>
朱瞻基惊讶的看着自己的母亲。</p>
是的,这件事他从来都不知道,所以震惊于自己母亲的胆魄。</p>
这话犯忌讳啊!</p>
“谁开的头,就会报应到他自己的子孙身上,从没错过。不管哪朝哪代,都没错过!”</p>
太后看着朱瞻基,淡然道:“然后……遗祸子孙。”</p>
……</p>
大明,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明。</p>
官道上车水马龙,无数物资在分赴各地。</p>
无数军队在操练,而他们的敌人却只是一个名词,看不到,摸不着,打不了……</p>
不管文官和科学如何争斗,可他们为了权柄大明,在科学的逼迫下,只能竭尽全力,不敢懈怠。</p>
于是文武称职,大明在持续前进。</p>
……</p>
“你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至少能弄个盛世的名头。”</p>
书房里,面对突然冒出来的皇帝,方醒并未慌张,只是叫人去弄酒菜。</p>
朱瞻基坐在对面,看着桌子上的那壶酒,再看看地面的酒渍,就说道:“来一壶酒。”</p>
就像是酒楼般的,小刀从外面进来,送上了一壶酒。</p>
“盛世的基础是皇爷爷打下的。”</p>
朱瞻基举杯一饮而尽,然后再次倒酒。</p>
方醒的眼睛里多了不少血丝,看着有些吓人。</p>
“是,文皇帝……他拥有能让任何人崇敬的功绩。”</p>
“朕……我……”</p>
“咱们都对你太苛刻了些。”</p>
“所以这就是你没进宫恭贺,顺便找我麻烦的原因吗?”</p>
“是的,我不喜欢那个女人,顺带……我希望那个孩子能大气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不安,不服……不高兴,到了那时能如何?所以不如开始就疏远些,免得到时候总是左右为难。”</p>
方醒在阐述他对那个孩子的看法,朱瞻基只是点点头,并未意外。</p>
他也知道自己的那个孩子,那个朱祁镇给大明会带来的麻烦,所以也说了自己的态度。</p>
“太子之位……依旧。”</p>
……</p>
宫中的人在猜测着太后对那个孩子的态度,大抵都觉得会冷落。</p>
太后的地位太过超脱,所以她想弄谁,那人还真的只有被弄的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