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冷冷的道:“人说众叛亲离,到了皇帝这里就成了孤家寡人,以前还有个兴和伯能让陛下说话,现在还有谁?”</p>
方醒心中一震,然后有些急切的问道:“陛下怎么了?”</p>
李斌依旧在转述着太后的话:“都逼着皇帝,恨不能皇帝化身无数,这是臣子?这是朋友?还是什么……”</p>
方醒垂首道:“请转告娘娘,臣知错了。”</p>
李斌觉得方醒是在敷衍,可太后的话已经转述完毕,他只得赶紧回去。</p>
等回到宁寿宫后,他把方醒的反应说了,太后却欣慰的道:“兴和伯当年和文皇帝、先帝都顶过嘴,却不肯认错,如今他说知错了,那必然就是真的知错了。”</p>
李斌不解,却没有资格让太后解惑,只能自己慢慢去琢磨。</p>
“那时候他就只认道理,本宫以为过了许久,他该变了……”</p>
太后显得极为欢喜,“认死理也好,惫懒也好,终究不奸猾就还是那个兴和伯啊!”</p>
李斌心中一震,终于知道太后欢喜的由来了。</p>
皇帝有心腹,可那些只是臣子,说不得心腹的话,只是国事罢了。</p>
而唯一能随意说话的便是方醒,这就是孤家寡人的例外,弥足珍贵。</p>
亦师亦友的关系,多年的交情,志同道合……</p>
李斌懂了,所以当兴和伯求见陛下的要求被转到这里时,他见到太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也没有什么诧异。</p>
……</p>
朱瞻基就坐在屋檐下,和最早的时候一个样,看着安然和悠闲。</p>
当方醒到时,朱瞻基只是眼皮子抬了一下,然后强笑道:“坐。”</p>
俞佳马上叫人抬了椅子放在边上,方醒却没坐。</p>
他看了俞佳一眼,俞佳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带着人离开。</p>
现在这里只有两个人。</p>
朱瞻基有些愕然,最后却无所谓的眯着眼睛,看着外面的阳光。</p>
方醒站在边上,看着那张疲惫的脸,内疚感潮水般的涌了上来。</p>
“我一直以为,大明的问题都该找皇帝,哪怕我自己在其中也起了作用。”</p>
“是的,这没错,朕即是大明。”</p>
“不,那是僵尸。”</p>
方醒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僵硬。</p>
“从许久以前开始,我便不想看到你犯错,只想你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可我……却忘记了连我自己也无法承担……”</p>
这话太大胆了,若是有旁人在侧,以后随时都能拿出来当做砸死方醒的证据。</p>
朱瞻基却没啥动静,仿佛方醒的话只是呓语。</p>
“国事就让你不堪重负,家事你还得……”</p>
“德华兄……”</p>
朱瞻基突然看向方醒。</p>
“我在,我以前说过,我会一直都在。”</p>
方醒觉得自己把全世界的美德都压在了朱瞻基的身上,然后却没考虑过这是否是人类所能承受的压力。</p>
所以他觉得内疚了。</p>
“德华兄,孙氏只是我的……”</p>
“我懂。”</p>
“你真懂了?”</p>
“真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p>
朱瞻基微微一笑,下面的俞佳等人看到了心中不禁欢喜。</p>
果然还是兴和伯才能让陛下重新欢喜啊!</p>
“那孙氏……”</p>
“那只是你的一个女人,而我只想看到大明的安稳。”</p>
方醒毫不犹豫的表明了立场。</p>
“我理解你是一回事,但大明又是另外一回事,涉及到大明的国运,我会寸步不让。”</p>
朱瞻基苦笑道:“我知我知,不然怎么可能给你太子少师的头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