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教室里,下面坐着三十多个学生。</p>
蒋迪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算式,回身道:“都好生记着,还要学会举一反三的应用。这些算式在假期作业里都有,做不出来肯定就没用心听课,过完年回来就该罚!”</p>
下面的学生们最小的大约有八九岁,最大的看着已经快成年了。</p>
所有人都埋头在划重点,这些教科书都是官府提供的,不要钱,可丢失了却没地方补,只能自己去买,或是抄写。</p>
蒋迪见学生们认真,就微微一笑,然后走下讲台,看向外面。</p>
透过玻璃窗,能模糊看到对面屋檐上的积雪。</p>
他伸手在玻璃窗上写画着,在密布水汽的玻璃上面留下了一行文字。</p>
稍后他回到讲台上,开始讲解数学题。</p>
“……要学好数学,那样就算是没有前程,依旧可以去为自己谋生。”</p>
蒋迪用这段话来作为这个学期的结束语。</p>
放学了。</p>
放假了!</p>
学生们欢喜的收拢自己的课本和笔墨,然后争先恐后的往外跑。</p>
一个学生走到玻璃窗下面,抬头看着那行字。</p>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p>
……</p>
马上就要过年了,城中很热闹。</p>
“蒋先生,来我家吃饭吧。”</p>
街上行人不少,而且汉人和鞑靼部的混杂在一起,却很是和谐。</p>
有学生的家人做生意,见到蒋迪过来,就热情的邀请他来家里吃饭。</p>
蒋迪拱手笑道:“多谢了,在下家中还有些事,就不叨扰了。”</p>
等他走后,那卖香料的男子才叹道:“是个好人啊!只是为啥要来这里教书呢?”</p>
正在挑选香料的一个老顾客说道:“人家蒋先生是主动要求来兴和的,学问好,人品好,长得也好,可惜家中没合适的闺女,不然非得要找媒婆去提亲不可。”</p>
男子说道:“是啊!蒋先生这等学问,其实也可以试试在咱们这里做小吏嘛,等以后有人赏识,那可就是一路青云喽!”</p>
……</p>
其实在去年就有人向上面推荐了蒋迪,作为富有主动精神的年轻人,让他在兴和扎下根来,这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p>
只是蒋迪却选择了继续教书,并且是儒学和科学一起教授的路子,然后被有些人所厌恶,于是难免有些不好听的话传出来。</p>
“我从不想当官。”</p>
蒋迪的住处很宽敞,在城中已经住不下的情况下,重视教育的传统得到了尊崇。</p>
他需要自己做饭,并照顾好自己。</p>
但是他从不缺乏这些能力。</p>
在决定转去学科学后,他就和父亲闹翻了。</p>
虽然父亲很平庸,很胆小,但是蒋迪必须要感谢他。</p>
哪怕是再娶,又有了儿子,父亲依旧在照顾着他,从读书到来兴和的路费都是他出的。</p>
蒋迪记得那个早晨的对话。</p>
“这个家很小,为父已经尽量的让你感到自在了。”</p>
“爹,以后我会照顾自己。”</p>
“那……记得要写信回来,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外面不好,那就回来吧。”</p>
他至今仍然记得父亲当时有些窘迫的模样,仿佛不知道怎么和他说话才好。</p>
但是他知道那个家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继母和弟弟在,他的处境尴尬,所以及早出来大家都能各自松一口气。</p>
他换了衣裳,然后走进书房。</p>
书房很简陋,就是一个简易的书架和桌椅。</p>
他走到墙壁边上,伸手抚摸着那件已经开始变色的小衣服。</p>
“娘,要过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