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大明京城被大雪覆盖着,紫禁城中也是一样,于是就苦了那些太监们。</p>
“最新的消息,泰西船队在试探。”</p>
早朝时,孟瑛出班介绍了最新的情况。</p>
“他们出了哪里?”</p>
有人把地图摆在了前方,能让皇帝和那些重臣们看清。</p>
孟瑛走到地图前,指着一个地方说道:“他们出了鼍龙湾,可我水师一直有小船队在附近游弋,当即就发现了他们。”</p>
“然后呢?”</p>
杨荣面色严肃的问道。</p>
他担心泰西人会从水路袭扰大明,甚至是发动进攻,然后哈烈和肉迷联军会趁机夹击大明。</p>
“水陆并进啊!”</p>
杨溥觉得大明此次有麻烦了。</p>
方醒却说道:“别高看了泰西人,他们只是丛林里的野兽。野兽从无感情,他们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做决定。而大明……”</p>
他看着文武百官,然后指着外面说道:“大明可以同时应对水路和陆路的两个大敌,并能击败对手!”</p>
他的语气坚定,让人不禁心中一振。</p>
孟瑛点头道:“正是这样,我大明水师只是小股船队在附近,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们依旧敢于发动进攻,而且……”</p>
他骄傲的道:“他们击退了泰西人的试探,鼍龙湾以外依旧是大明的海疆!”</p>
“好!”</p>
杨荣忍不住挥拳叫好。</p>
孟瑛微微颔首,代表着武人们接受了这份夸赞。</p>
“得了消息之后,我等判定泰西人只是作态而已。他们出来就是给联军打气,可却不敢再进。”</p>
有文官问道:“保定侯,若是他们真敢呢?一旦大明海疆被袭……而且那时多半大军正在西征途中,引发了混乱了怎么办?”</p>
方醒出班说道:“麻六甲那边有水师的主力轮换驻守,扼守住了那里,大明海疆就高枕无忧!”</p>
孟瑛在地图上把那一道岛链用手指头勾勒了一下,方醒说道:“这也是当年水师非要拿住那道海峡的原因。”</p>
有些人不自在的转过脸去,不想看方醒那张平静的脸。</p>
当年方醒一力鼓吹大明需要控制那道海峡,并做好长期移民和驻守的打算,被不少人诟病为疯狂。</p>
那时候不少人用前唐拼命扩张,最后穷兵黩武亡国的例子来反驳方醒,却被他一一驳倒。</p>
现在的局势证明了方醒当年的高瞻远瞩,而他们自然就是鼠目寸光。</p>
杨溥却有另一番想法,他觉得这些年来方醒一直在推动着大明在某些方面不断走出去。</p>
比如说对外移民,以及藩王分封海外……</p>
这些举措如今联系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一脉相承的恐惧。</p>
是的,杨溥看向方醒的目光中带着恐惧。</p>
这人竟然在十多年前就预测到了这样的局面吗?</p>
在朱瞻墉出海之后,又有三家藩王走了。</p>
据说车马一眼看不到头,可见那些藩王聚集了多少钱财。</p>
而且哭声一路不断。</p>
没有人愿意去海外,这一路就是他们的流放路。</p>
无数人在咒骂着皇帝和方醒,可他们依旧无恙。</p>
“……泰西人的举动反而是个好消息。”</p>
方醒在分析着局势,分心的杨溥渐渐的回过神来仔细听着。</p>
“他们的举动告诉我们,他们给了联军不少支持,并答应要从水路来牵制大明。而时机很重要……也就是说,联军肯定已经出发了。”</p>
他看着皇帝,说道:“要开始了。”</p>
群臣的心中一紧,都看向了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