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十三章《端阳》(2 / 3)

他也正打算搬去楼下住,反正房间的装修方案也弄好了。只要不把酒窖的入口遮住,还是有一块空地给他布置自己的房间。

鼾声轻起,苏画吹灭了烛光,沉沉睡去。

====

====

次日,东庐的村民,上山的上山,捕鱼的捕鱼。

苏画敏锐的发现,似乎变得忙碌起来,村子的气氛变得有些奇怪。

一向很少出面的杨寡妇,都频繁的出现在苏画的视线里。

村里的妇女都成群结队的,往长安回来跑。

就连冷清的铁匠铺,这几天的生意也是好得很。

这其中最悠闲的,就数苏画和小叔公了。

两人躺在学堂门口的椅子上,懒洋洋的嗮着太阳。由于昨晚的事情,霓裳看到他就是一脸羞红,为了不让尴尬的局面扩大,苏画早早就出门了。

今天的午饭也是匆匆解决,一上午两人都没说过一句话。

苏画忍不住说出自己疑惑:“小叔公,这几天大家是怎么了,看起来都很忙的样子?”

小叔公像个永远睡不醒的懒猫,来到村子这么久,他好像只看见小叔公站起来一次,就是上一次王小猛和薛良打架那一次。

一道慵懒的声音传来:“端阳快到了,他们是在忙着过节呢。”

虽然是架空了,但是很多传统的节日都保留了下来。

他在之前,看过的《大唐礼记》就记载了端阳节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将军要去打仗,临走时,他的女儿告诉他要平来归来。后来将军战死沙场,这个女孩一直在父亲离开的地方等待,这一等就没离开过,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孝心,就用她的名字定下了这个节日,也被后人尊称为端阳公主。

苏画心中不免吐槽了一句,这偏差也太大了吧!

在这一天,不论在打拼的父亲多忙,都会赶回家中看望子女。

就相当团圆节和父亲节的结合,父亲会购置银器,给成年的子女打造银锁,一来是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二来是表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为了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孩子们也会在江边放入河灯,保佑父亲平安。

他连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亲人,原主人的一切都不了解。

霓裳也是从小被父母遗弃,这端阳节跟他俩,还真没有半点关系。

自小对过节的感觉,苏画就提不起什么兴趣。

昨晚一事,二人任然有些隔阂,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彼此。

要不下午散学,陪霓裳走走散散心。

男人得主动一些吧,总不能让她一个女孩子开口,那多不好意思。

正想着,忽然听见有人唤他。

苏画闻声看去,李允诺拿着一封信正往山上跑来。

“先生,有你的信!”

这个时候是处于午间的散学,孩子们也都回家吃饭了。

李允诺也是碰巧撞见了送信的衙差,一听是苏画的信,便帮送去了草堂,可是霓裳却告诉她,苏画刚刚回了学堂。

望着大汗淋漓的少女,苏画递出了绣着兰花的手帕,这还是霓裳为他绣的。

有些心疼的说道:“转交给你师娘就好,怎么还跑上山来。”

“这封信上写着急,师娘说,还是第一时间交给你才行。”李允诺喘着粗气,小手扇着风,一边将书信递给苏画,这才用手帕擦去了额头的汗珠。

看到那封信的时候,他也纳闷儿。

自己在大唐没有什么朋友,平白无故的谁会给自己写信。

这封信还有些沉甸,怀揣着好奇,苏画揭开了信封,看到头两个字的时候,苏画就明白了,这是秦重寄来的。

“允诺吃饭了吗?”

少女的吐着香舌,这一顿回来跑,让她有些体力不支。

“我已经吃过了。”

“去教室休息一会儿,你师娘刚刚做好的糕点。让我带你们尝尝的,就放在讲台上。”

李允诺点点头,也知道信件是先生的隐私,便小跑着离开了,带起阵阵香风。

望着少女的背影,苏画摇了摇头。

这个小姑娘,就像他的一个小迷妹。

等到李允诺离开后,苏画便打开了信翻阅了起来。

秦重的来信则是告诉了苏画,两个好消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